叶永烈的作品 叶永烈去了 他留下3500万字着作 还有这段深情故事( 二 )



在困难时期,叶永烈从不忘记苦中作乐。
他相信,一切苦难都会过去。
假期里,叶永烈骑着自行车,大儿子坐在前栏,妻子坐在后座,走遍了整个上海。
1970年,杨惠芬的小儿子出生了,叶永烈返回城区,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继续劳动。
一家四口,还要赡养双方父母,一度供不应求。杨惠芬认真计算每一笔支出,从不借钱。有一次,月底,全家只剩下五毛钱。
虽然苦,但他们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节假日,当他们买不起零食时,两对夫妇就自己动手,蒸年糕,做月饼,包粽子。
他们还买来面粉,苔条、糖,搅拌在一起切成片,放油锅里炸,做成了“猫耳朵”,两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妻儿穿得更好,叶永烈利用自己的化学特长,自己买染料、染衣服。
发白的灯芯绒旧衣,重新染个颜色,又像新的了。杨惠芬的同事们见了,以为她买了新衣服。
后来大家都向叶永烈求助,他应该高兴地下来了。
孩子们的衣服小了,叶永烈就自己裁剪,再去租缝纫机的店里缝好。后来,他还给妻子做衣服,杨惠芬穿着他做的“的确凉”百褶裙去上班,惹来无数羡慕的眼光。
学会了做衣服,他们开始挑战做鞋子。他们去商店买鞋面和鞋底。杨惠芬缝鞋面,叶永烈把鞋面和鞋底缝在一起。全家人都穿着自制的鞋子,既省钱又舒适。
一天,安徽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找到叶永烈,要出版他的书,杨惠芬特别支持,立刻帮他买稿纸,买资料,买笔。
就这样,在妻子的支持下,叶永烈又得到了一支笔。
白天上班,晚上他就趴在矮矮的小饭桌上写字,写好的稿子放在菜篮子里吊起来,一摞一摞,码了老高。
从1973年到1976年,叶永烈一口气出版了十本书。

爱情,让他们克服困难,也让叶永烈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03
春雨红袖增香
1977年,叶永烈的作品《化学与农业》出版了,人民出版社寄来320元稿费。
当时是一笔巨款,连银行取款都引起轰动。
收到稿费,叶永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两个儿子买新书包,给妻子买一套新衣服。
1979年6月,上海市政府专门拨给叶永烈一套4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他的创作条件提高了,创作能量也变强了。
不久,他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得以出版,一下子印了300万册,成了超级畅销书。

1980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得儿童文学创作最高奖和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

随后,叶永烈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叶永烈进入了创作黄金期,更加忙了,杨惠芬成了他的后勤总理。
她带着婆婆照顾她。平日里,她负责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孩子的生活。她还担任他的私人秘书,招待客人,接电话,收发邮件,这些都成了杨惠芬的工作。
叶永烈的作品,杨惠芬是第一个读者。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为叶永烈整理文稿、誊写文稿,他们还给这份工作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男女双打”。
叶永烈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科学家的爱情》,他小心翼翼地将报纸剪下来,工工整整地写上“仅以此文赠给惠芬”。她是他最好的助手,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04
相濡以沫,相守到老
两个儿子相继结婚,事业有成,定居海外。晚年,叶永烈和杨惠芬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双人伞下,又变成了二人世界。

【叶永烈的作品 叶永烈去了 他留下3500万字着作 还有这段深情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患上了一种又一种疾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