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俱乐部 《早餐俱乐部》上映三十周年纪念 回不去的80年代 演不完的青春片

1985年,约翰·休斯执导了《早餐俱乐部》,影片呈现五个被罚留校的高中生一天之内的经历与变化。三十年后,影片已然成为青春片经典之作,围绕着电影内外的种种,都有太多值得回顾。时光网特稿 时间回到1985年,小有名气的约翰·休斯拍出了他的第二部影片《早餐俱乐部》,这部看上去平淡无奇的青春片在美国青少年中成为了热点,影片中的人物、故事、台词甚至在三十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是一代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津津乐道的话题。2012年,在《娱乐周刊》评选的“50部最好的高中题材电影中”,《早餐俱乐部》位列第一。
《早餐俱乐部》海报
【早餐俱乐部 《早餐俱乐部》上映三十周年纪念 回不去的80年代 演不完的青春片】影片的故事简单的几乎平铺直叙:五个高中生被罚在周六留校,在这共处的一天当中,身份性格各异的五个人从漠不关心到相互敌对,直到逐渐敞开了心扉,最终成为了交心的好友。一天的时间,一间图书馆的阅览室,书呆子、公主、运动员、小痞子和怪咖五个典型的人物,大量的台词,《早餐俱乐部》看起来更像是一出枯燥的戏剧,和青春的躁动相去甚远。五个主人公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挣扎、痛哭当中,展现的是80年代青少年的生活现状和内心世界。家庭暴力、学业的压力、父母的殷切希望带来的困境,不被人理解的痛苦……这些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大事往往被家长和学校当中无病呻吟而置之不理。或许在成年人看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们根本没有什么“痛苦”可言。正是在这样的漠不关心当中,影片当中的五个主人公在被留校的这一天当中,找到了宣泄的方式和出口,平时采用了各种方式来隐藏伤口,来伪装成另一副面孔的这些年轻人,最终也卸下了对这个世界的防备.幸运的地方在于,在影片结尾,我们看到他们相互之间还能互相支撑,他们还相信自己的梦想。影片最为动人的地方恰好在于,对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来说,青春的苦闷最终依靠满满的正能量得到了化解——而不是转化成为怨恨和浮躁。约翰·休斯对于这群孩子抱有最单纯的梦想和希望,正如影片开头所引用的大卫·鲍伊的话,“当你对着孩子们口沫横飞时,他们正在改变自己的世界,他们不会受你影响,他们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年轻一代的未来并非如上一代人想象中那么糟糕,而只不过是和他们不同而已。《早餐俱乐部》在上映之后至今的三十年当中,不但影响和感动着一代代的年轻人,甚至也深刻地影响着美国青少年题材影片的演变和发展。《早餐俱乐部》的重要意义或许在于,它所展示的是真实的高中生活和青少年心理,他们的生活、情感,与家庭和社会的复杂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部既没有大导演,也没有明星的小成本影片能获得超越时代的动人力量。毕竟对于一部青春片来说,重要的不是光鲜华丽的外表和纸醉金迷的梦幻,而是对于青春的真是感触和热情。在这一点上,《早餐俱乐部》或许才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大时代青春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