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 有哪些东西看起来积极有效,却在暗暗毁掉年轻人( 二 )


文章图片

而且,这种轻松的满足感会让我们的大脑停止发展,难以应对未来的变化。
神经科学家、医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师塔拉·斯沃特在她的畅销书《源头:宇宙的秘密——大脑的科学:
让大脑走出舒适区,发展你知道自己有困难的技能,可以刺激成长,打造新的神经通路,帮助大脑变得更强大。
在这里,“有困难的技能”不是每天做数独、填字游戏这样的脑力游戏就能完成的。塔拉·斯沃特博士说,“要让大脑成长,至少要达到学习一门新语言或一种新乐器的难度,并不断练习”。
不管是学外语,还是玩乐器,还是系统的开始一项运动,只要你过去没接触过,现在去学就是为了保持大脑健康。
戴尔未来研究中心估计,到2030年,多达85%的工作岗位将根本不存在;牛津大学的教授们计算出,2045年将是人工智能接管人类工作的高峰期。为了不要过早丢掉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少做让大脑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事情。
03
超出个人能力的物质享受,
别碰它!
去年尼尔森《中国青少年债务状况报告》显示,在18-29岁人群中,信用产品普及率达到86.6%,使用信用卡的比例达到46%,使用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比例达到61%。
除去“支付工具”这个因素后,57%的90后有实质性负债。
这个年轻人有一张天生桀骜不驯,敢于花钱的脸。
我认识的一个在深圳官方媒体工作的90后编辑,前两天花850元买了一个6寸的甜品盘。这位朋友年薪加小语种翻译兼职,年薪十万。
当然可以,买一个年收入10万的盘子有什么不好?在大城市,花一两个月买个入门级的大牌包,穿上几千件t恤,没什么不好。钱是光明正大赚来的。不能花吗?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式”也包装成其他好看的样子,比如消费主义,及时享乐,钱花了才算自己的...
然而,这可能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但企业已经为我们“植入”了它。纪录片《消费失控的罪魁祸首》中,植入过程被揭开。
第一步是让商品更容易损坏和淘汰,这也叫“报废计划”。

暗暗 有哪些东西看起来积极有效,却在暗暗毁掉年轻人


文章图片

德国灯泡制造商最早提出这个想法,这些制造商签订协议,将灯泡寿命从2500小时缩短到1000小时。违反者应该根据灯泡发光的时间被罚款。
此后,这一策略被应用于各种商品。很多厂商为了推出新产品,宁愿把拆封的旧产品报废,也不愿降价或长期出售,这是所有厂商公开的秘密。

暗暗 有哪些东西看起来积极有效,却在暗暗毁掉年轻人


文章图片

无非是把旧的拿出来,让消费者支付更频繁。
但是,总有消费饱和的时候。比如在家里买一个吸尘器,可以用几年,但是不能设计成一年后就坏了,所以“强制”消费者更换。
经过各种尝试,时任通用汽车总裁的阿尔弗雷德·斯隆给出了答案: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就是第二步:淘汰的想法。
可以说,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汽车质量本身的安全性所带来的实用性。然而,通过每年改变汽车的颜色和尾翼的设计,斯隆允许消费者将汽车与时尚联系起来,从而刺激消费者每年更换汽车。
是不是像大家买苹果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疯狂?
也就是说,我们所认为的“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自我导向的,而是商家在我们的头脑中植入了淘汰的概念,让我们认为继续拥有新产品是明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