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无畏精神 观大渡河有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1935年9月,毛泽东主席用七大定律书写长征,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金沙江云打崖暖,大朔桥过铁索寒”。这首诗中的这句话指的是长征路上一场极其危险的战斗——大渡河战役。
电影《大渡河》完整再现了这场战斗。可以说,长征路上的每一场战斗都是极其重要、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在大渡河战役中,敌人之前被拦住,后面是追兵。长征队如果不能战胜敌人,就可能陷入全军覆没的局面。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和大渡河之间的重叠山川。大渡河战争时,我军左侧部队占领桥头,爬上十三条摇曳的铁索,向左岸发起突然袭击。蒋介石打电话指示右岸敌军时,接电话的是红军战士。
大渡河在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遗产。太平天国后期,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被清军包围,全军覆没,没有成功突破大渡河。当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时,有人预言工农红军将成为第二支太平军,毛主席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可惜工农红军不是太平军,毛主席不是石达开。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是打赢这场战斗的重要保证。你不妨考虑一下。你面前有敌人的炮火,但在你下面,桥面上的木板已经被拿走了,只是并排的九根铁索。战士们只能匍匐前进,战斗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大渡河十七勇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冒着敌人的炮火,打败了对面的敌人,成功占领了对面的大桥。
历史不会重演,历史也不可能重演。因为太平军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革命无畏的牺牲精神。然而,这些都是英勇的工农红军所拥有的。这是敌人没有预料到的。
大渡河,河水汹涌而过,身边,尖锐的枪声路过,前面是敌人的炮火,但后面,却是战友的生命。我们可以想象十七位勇士的勇敢、奉献和牺牲。正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有必胜的革命信心,有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
在工农红军长征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艰难的战斗,无数勇者冒着敌人的炮火,无数勇者倒在前进的路上。正是因为这些勇敢的人,他们最终赢得了长征,保住了革命之火。
【大无畏精神 观大渡河有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可以说,大渡河、铁索桥是一座丰碑,记录着勇士们的丰功伟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