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杀 安徽女孩高考失利后选择轻生:青少年自杀不应都归咎于教育和孩子本身( 三 )
文章图片
“独生一代”的父母特征被我们忽视了
如今,青少年或学龄前儿童是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当孩子的父母是独生子女时,还是很不一样的。”严老师分析,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基本都是“得偿所愿”,没有兄弟姐妹教他们“输”或“承受不公平待遇”。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别人有的我要”的压力特别大:我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考上名校就不得不去做——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很难正视孩子的独特性,或者容易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认为自己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孩子必然会沿着预期的成长道路发展,这很容易激化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另外,父母习惯于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强加给孩子,生活的多样性可能会被他们忽略。只要孩子不遵循熟悉的成长轨迹,父母内心的警报就会响起。当青少年想要突破上一代,真正活得高的时候,父母很可能会不知所措。
此外,一味地给孩子提供单一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全面认识世界。
文章图片
青春注定要独自旅行,
当你需要的时候,请伸出援助之手
总而言之,青春当然有它美好的一面。然而,对于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有很多困难。
严老师向丁思介绍,目前临床心理学认为,青春期的最终解药是大脑本身的成熟。换句话说,这段复杂的心理、快乐和痛苦必然要求青少年走自己的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外人能做什么?
家长:请保持活力。
松散地束缚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中国父母习惯把孩子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孩子就是一切。这种观念让父母和孩子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父母没有时间给自己空,孩子没有时间自由呼吸。这种状态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不健康的。
孩子会觉得我所有的表现都会和这个家庭息息相关,我的成绩会直接决定整个家庭的生死。这种感觉太可怕了。
当父母有蓬勃的生命力,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时,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整个家庭氛围都会积极向上,反过来也会给孩子巨大的成长能量。
请平静地面对孩子的背
许多父母抱怨他们的孩子在青春期时叛逆。其实这是对他们独立意识觉醒的误解。
孩子不再把父母当作最终的权威,对父母的理解和评价也趋于更加理性甚至批判。“这个阶段实际上有点像蹒跚学步,”闫解释说。“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我们通常称之为可怕的两岁——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渴望自己去探索世界,但在脱离父母之后,他无法长时间离开父母。这种边缘政策的循环非常纠结。
青春期也是如此:他们开始质疑父母的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想离开家庭。"
这样,青春期的父母往往被置于双重负面的位置: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做也是不对的。颜老师分享了温尼科特说过的一句话:“青春期的父母一定要做好让孩子踩自己身体的准备。”——只有父母让位给成长的自主性,孩子才能真正度过青春期。
文章图片
“即使是我们这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治疗师,其实我们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注定“需要失败”。这里的失败,意味着孩子长大到一定阶段会对我们这个权威失望,症状改善后会很快离开治疗关系。但这恰恰说明孩子们已经长大了。”
推荐阅读
- 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也挺好
- 安徽五河:腊月草莓红 农民笑开颜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安徽培育百个重点镇 建设“徽风皖韵”村
- 安徽含山:晾晒非遗封扁鱼 备足年货迎新年
- 安徽亳州:寒冬时节育苗忙
- 4家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 40元/斤!安徽这种菜火了
- 安徽芜湖:新年乐享“莓”好时光
- 百善孝为先,老人跳河自杀被救上岸
- 2021年安徽秸博会“吸金”超1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