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是什么意思 英语和数学当道的时代 背古诗有什么意义呢

2020年一场疫情,让无数家长和小朋友们不得不“愉快”地待在家里,度过了半年多的时光。……应该不怎么愉快吧,至少对于我家那个单元1楼的小朋友和她妈妈来说不怎么愉快。
不管你在家呆多久,你都应该去上学,所以你应该背诵古诗。因此,当你每天上楼等电梯时,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对话A:“这首诗叫什么名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杨万里。”“这首诗说的是什么?”“送完林子方再送杨万里。”“%*&*!!!”
对话B:“下一句是什么?”“全世界没有闲置的土地,农民依然饿死。”“为什么农民会饿死?”“因为地里太咸了……”"%*&*!!!"
对话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绿什么?昨天刚背过啊!”“绿长条……” “%*&*!!!”
嗯,不知道是这个二年级的宝宝更可怜,还是她妈妈听声音的时候不太冷静更可怜。
总之,背古诗和监督背古诗,可能与“背单词和监督背单词”“做数学题和检查数学题”并列的压在小学生家长头上的三座大山。
为什么神仙背古诗都背不好?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ph ' ng lui mglw ' nafhhuhu r ' lyeh wgah ' nagl fhtagn。
相信多数人可能根本看不懂这堆乱码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更别提背下来了。而且就算硬背下来,估计坚持不了半天就会忘个精光。
那么这个呢?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在雨中也很奇怪。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总是合适的。
好多了吧?这首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实比之前那句“乱码”还要长一些,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自信在三五分钟内背下来,当然,或许要先百度一下“潋滟”这两个字到底怎么读。
但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两堆东西其实是相似的。因为,在不理解词义的情况下,古诗只是押韵的乱码词。
所以,背诵,从理解开始。
怎么才能理解呢?光靠课本显然是不够的。教科书中对古诗的注释大多沿袭古人。其实有些是古人误记的,后来的学者也纠正了;有些根本没有注释,因为古人用得频繁,觉得没必要解释,但今天的孩子很难理解。
所以,我们需要一本能彻底讲通字词的书。
古典语言学者史杰鹏为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写的这本《古诗课》,就提供了对生字生词居高临下的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
“蓬头稚子学垂纶”,这是小学生必背的《小儿垂钓》中的一句。
尼龙是什么?
《古诗课》告诉我们。垂纶,垂下钓鱼线。纶,指钓鱼的丝线,这个字其实在很早很早的象形文字里就有。
这两个字,左边画的就是“鱼”,右边画的是手握丝线,丝线的一端正连着鱼嘴,象征钓鱼的样子。这个字后来楷书一般写成“鲧”,其实就是表示钓鱼线的“纶”的早期写法。这两个字,左边的图是“鱼”,右边的图是拿着一根丝线,丝线的一端连接着一个鱼嘴,象征着钓鱼的样子。这个字后来被楷书写成了“枪”,其实是钓鱼线“尼龙”的早期写法。
理解了这些,再要背错“纶”这个字就很难了。
▌如果你懂文字,你懂古诗吗?
再来分享一个从一楼的可怜娃那儿光明正大地偷听到的倒霉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清照。”“她为什么会想到项羽?”“因为...项羽是她的丈夫……”“什么?!拒绝过江东是什么意思?!"“她在江东,项羽不肯来……”"%*&*!!!"
所以,光是理解字词是没用的……要想理解古诗,就必须深入古诗的背景。
每一首诗都有诗人的经历,都是时代的结晶。要理解古诗,也要理解诗人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但凡是个厉害的诗人,似乎总得被贬、被流放个几次才说得过去,比如,伟大的苏轼就曾经被流放到海南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