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 沈奕斐:比起“上海假名媛” 更可怕的是污名化名媛

原创 奕斐 奕斐有话说
前几天,“上海名人群”上了热搜,起因是微信官方账号的一篇名为《我当了半个月的名人观察员》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花了500元加入了一个所谓的上海名人小组。他观察了6个月,发现这个群体里所谓的女士们,都在不停的点酒店、包包、下午茶,甚至还点二手丝袜。

然后把照片发到各种平台上,比如小红书,朋友圈。作者说他以为自己是高端名人团,其实他是高端拼多多团。
一开始看到这篇博文的时候,我没有什么想法想要去讨论它。因为我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觉得它有点酸有点嘲讽,并没有那么特别的善意。
而且,我觉得500元进一群名媛听起来真的不靠谱。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我觉得讨论起来没有什么意义。
结果真的有一个外地的朋友就问我说:“你们上海的名媛真的是这样子的吗?真有这样的群吗?”我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以为它真的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
这时我想起在《三十而已》这部剧里,有一群有钱的老婆,里面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爱马仕包,上了热搜。

你会发现最近炒作的女团和以前的富婆团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在上海,第二是女性,第三是比较有钱的女性。
我发现最近的这些日子里面,许多人对于这些女性群体有一些特别奇怪的想象,以及甚至在我看来是污名化的理解。
因为我一直在做家庭社会学和女权主义研究。因此,在过去近20年的研究中,我采访了许多来自不同阶层的女性,包括穷人和非常富有的人。我甚至亲自采访了上海的一些高层女性。
很坦率地讲,像有些极端的以一个爱马仕包包为荣的群体存不存在?存在。多不多?非常少。像刚刚讲到的名媛群有没有?我相信是有的,很可能是某个培训班收500块钱,就组了这样一个局。但它的人数多不多?非常少。
但是有什么可怕的呢?耻辱。它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将群体中一些非常小的人的一些中性特征或行为定义为负面。
第二步把这些负面的个体现象格式化到所有的群体,比如说所有的上海相对有钱的女性。
第三步是把所有属于这个群体的人都看成有这样的负面特征。
这是我们叫污名化的三个阶段,也就是歧视产生的第一步的基础。为什么我说这些词变成了污名化?因为我觉得在对富太太以及上海名媛的宣传中,它都有这三个特征。
看到这些“拼多多”的东西,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第一个她们有审美观。知道哪些东西是好的,能去享受生活,这不就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意义吗?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大家也都想去享受一些好的东西。
第二,他们非常尊重知识产权。因为他们不买假货,所以以非常划算的方式分享。
第三个她也没有去进行裸贷、借钱或者骗别人钱的方式去享受生活。她用的是种非常精打细算的方法:既能满足我自己一些小小的虚荣,让我去见识世界,同时又让经济处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
我认为这些女孩很体贴,也很节俭。他们没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这种行为的确会显得比较虚荣,但是年轻的时候谁没有点虚荣心呢?因此,我不会说她们是非常糟糕或者值得去嘲讽,去鄙视的。
相反,我觉得这些女孩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过着更光鲜亮丽的生活并不好。
我自己觉得,如果一些行为,没有损害到他人,我们可以保持相对宽容的心态。既然没有损害,你何必把她们变成一个特别负面的形象,还要一起去讥笑她。
首先是负面的,然后给她起了“上海名人团”的称号,然后我告诉你上海很多女人都是这样的,然后我就把过去女性拜金的骂名串了进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