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电影深度解析

对于很多早期的大师作品,看完电影后,往往会有一种懵懂的感觉。这些电影的艺术性已经被大师们提到了只能仰望的高度。讨论的价值层面太隐晦太深刻,他们的哲学素养太浅薄,只能感叹“我看不懂,但是很牛逼”。
至于这部电影,看完之后的感觉是个例外。因为它的故事没有太多的隐喻和离奇的超现实主义元素,完全以生活为基础,真实到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看完电影,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也能读懂大师!”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电影缺乏高水平的艺术价值。他们在不断地寻找和追求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方向,现实生活背后的深层思考就是他们的艺术感染力。
这部1948年上映的电影片名太多:新写实电影的经典之作,第2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第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第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一部全非专业演员参演的电影。绝对是我那些“缺乏艺术欣赏,虚荣”的假影迷的菜,哈哈。
电影一开始,一大群失业人员排队等着政府安排工作。这么大一群人只有两三份工作,比大学生找工作的现状差太多了。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罗马,刚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欧洲人显然没有马上摆脱贫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于这些底层的人来说,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里基?里奇。..... "就业办公室文员明显有点不耐烦。这个叫里奇的人在哪里?你不想找份工作吗?幸运的是,他的朋友在不远处的地上发现了他。这家伙坐在地上玩石头,真可笑。主角出现了,就是这个人在空低头拨弄石头,而其他人在争取工作机会。原来这个“幸运”的家伙已经失业两年了。很明显,他在争取工作机会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的耐心,同时也一次又一次的承受着工作空的损失,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的热情。当他得知自己拿到了一张招聘会的海报时,微微颤抖的双手,微微扬起的嘴角,突然弹出的“见鬼去吧”都显示出他难以形容的兴奋和喜悦。同时,别人失落的表情透露出一丝渴望和焦虑,最后一个哥们急了:“怎么办?”是不是因为不适合我,我就该在这里等死?"
然而《幸运》的主角却没有那么顺利。“里基,别忘了骑自行车。”店员提醒道。里基的脸立刻沉了下去。因为生计,他典当了自己的自行车。所以他撒谎说他的自行车坏了,需要修理。这时,其他人似乎看到了机会,立刻有人声称自己有车,并赢得了原本交给里基的工作。这个简短的情节描述立刻反映了战后这座大都市的现状——工作岗位短缺,许多人面临失业。
下一步是里奇告诉妻子玛丽亚。主角一上来就埋怨自己运气不好,然后丢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转身走了。老婆提着两桶水,追着问,像是在追一个委屈的孩子。直到里基发现妻子不方便带水搬家,他才上前帮忙,小心翼翼地吐出真相。仔细回顾整个过程,你会读到里基特殊的心理感受。他本可以得到一份如此好的工作,并与妻子分享一个好消息,但如果他丢了自行车,他将失去这份工作。这种懊恼和悔恨的感觉终于在妻子的抱怨中爆发了。“我一出生就被诅咒了。我就像一个带着枷锁的人。”里奇的抱怨反映了他在生活压力下的无助和懦弱。相比之下,他的妻子更理智、更坚强——她果断典当了嫁妆,用这笔钱买了自行车。
得到工作后,喜悦再次挂在里基的脸上——他高兴地把需要换的工作帽交给妻子,并迅速抱起她,给她看他的工作柜;即使他的妻子迷信占卜者并为此付出代价,他也只是在感到困惑的时候笑着嘲笑;早上出门前,他和五六岁左右的儿子布鲁诺,在镜子前轻松愉快地梳理自己;他带着儿子在阳光下穿过罗马繁忙的街道。这些轻松愉快的场景,似乎都为后面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