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院 《感化院》观后感随笔

0.关于德国电影
也是一部反思历史,审视人性的德国电影。
德国电影我没怎么看过,但是看过的都有一些类似的风格,形成了我对德国电影的初步印象。影片播出到一半的时候,我清晰地感觉到这确实是一部德国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讲德语。
德国电影经常反思历史,审视人性。有了美国电影的场景,就更感性了。加上日本电影的耐心,更增添了气氛。加上法国电影浪漫的镜头和色彩,更增添了深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植根于其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也取决于政策的引导。我一直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但是现在娱乐至上的文化氛围中,隐藏了太多传统文化的光芒。中国古代文明似乎是一个老智者,在21世纪的建筑和数据流之间跌跌撞撞,独行。当我了解德国的历史和文化时,它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老东方智者终于遇到了老西方学究,相见恨晚。
好像话题跑偏了,赶紧回到正题,说说这部电影。
前面的赞,赞的当然是德国文化,并不全是对电影的赞。不过这部电影有很多亮点。
1、时代感
作为一部2015年上映的电影,还原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不小心就会染上太多现代气息,比如民国剧、反战剧这些充斥中国的东西。
电影《感化院》很有时代感,BGM是贡献最大的。
开场曲中,电音和轻摇滚把骑着摩托车的少年们带了出来,镜头摇晃着放大,聚焦于两个人在山上乱石丛生的草地上自由奔跑。画面充满了黄色复古色调,瞬间把人带回到西德。
当沃尔夫冈第一次离家,上了去感化院的公交车,欢快哼唱版的斯卡伯勒集市响起,地中海民歌的曲调伴随着图中的汽车穿梭在欧洲的森林里,穿过尖塔和狗尾巴草灌木丛,充满了时代感。
剧本改编自真实故事,拍摄地点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弗瑞斯福利学院。福利院原有的砖红色建筑、带围栏的小花园、老旧的室内设施,增强了真实感,让人觉得福利院的故事还在继续。
2.关于爱和自由
导演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揭露一段黑暗的历史,通过影片中的光影,为迟到向80万在福里斯福利学院受苦的德国少年送去歉意和安慰。然而,给灵魂造成悲剧性影响的,是无法挽回的伤害,以及无法到达的道歉。
当深沉悲凉的钢琴声响起,在影片中,一群穿着旧工装裤和胶靴的少年蜷缩在一辆手摇木车上,沿着森林小径,穿过茫茫湖面上的长长的堤岸,到达煤田,他们在那里日复一日地挥舞着铁锹。休息时,他们坐在大坝上,或者靠在生锈的栏杆上,垂下眉毛,抽着烟,保持沉默。镜头一张一张地扫过他们稚嫩的脸庞,煤油和黑泥洒得到处都是。
下班回来的路上,车上大多数人都很疲惫,无动于衷。只有沃尔夫冈的眼睛闪过,他计划逃跑。然而,在挣扎着逃跑后,他终于发现自己被沼泽包围了,连岸上的管家都懒得让狗追,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快回来。”。
似乎除了回到他身边别无选择。
回来,就是让你松开的手再被绑住,你的身体被奴役,你的灵魂被压抑。但那片沼泽似乎暗示着他永远也逃不出这条领带。
结局似乎在他第一次逃跑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就像沼泽预言的那样。
就像肖申克监狱阳台上的啤酒一样,奴隶制中的自由时刻似乎总是如此珍贵和令人心酸。一位好心的主管允许他们在完成工作后玩水10分钟。一群大一点的孩子跳下车,高兴地扑到又脏又浅的泥里。良久,脸上的疲惫和冷漠消失了,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那片浑水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自由的天堂。
躲在黑暗中太久,被暴力推入恐惧的深渊太多次,期待变成绝望的次数太多次,心中的不甘被消磨,勇气被消耗,人一步步陷入绝望。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点的幸福,都是值得去呵护和珍惜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