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主播陕西果业产区行”走进延安吴起县——韩沟门村里的“菌”棚“菇”事
近几日 , 陕北地区气温骤降 , 人们出门哈气成霜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1月18日下午 , 走进延安市吴起县吴仓堡镇韩沟门村百万棒香菇生产基地 , 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几十座高标准食用菌大棚;进入大棚 , 温暖的气息在菌棚里四处弥漫 , 一支支菌棒排列整齐 , 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长势喜人 。几位工人正在忙碌着采摘香菇 , 还有几位工人正围在一位年轻男子身旁 , 认真听他讲着什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位年轻人就是韩沟门村28岁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乔江源 。他既是这座百万棒香菇生产基地大棚的创建人 , 也是韩沟门村的党支部书记 。此刻 , 他正在耐心地为工人们讲解菌棚保温常识:“你们只要记住 , 早上晚一点揭保温帘、晚上早早把保温帘放下来 , 还要看天气情况多多通风……不过咱们的菌棚防护措施很到位 , 寒流来了也不用担心……”
听着乔江源的讲解 , 一旁的工人贺建霞等人不禁连连点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始干活了 。贺建霞系好围裙 , 熟练地拿起筐子开始采摘香菇 。她说:“我家就在这附近的周关村 , 以前靠卖凉皮为生 , 很辛苦还不挣钱 。今年五月份来这里打工 , 不仅随时能跟年轻人学香菇种植技术 , 还能照顾到家里 。在这里 , 只要人勤快就会有钱挣 。别看我今年都52岁了 , 收入不比年轻人差 , 我今天摘了17.5筐香菇 , 一筐按10块钱 , 到现在已经挣到175元了 , 每个月工资基本都能保持在5500左右 。比卖凉皮强多了 。”贺建霞开心地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乔江源介绍 , 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 , 昼夜温差大 , 是香菇种植的优选区 。而香菇种植不仅市场需求大、生产周期短、投资见效快 , 而且加工菌棒原材料相对简单 , 废弃的苹果树枝、树杆、树身等均可加工成制作香菇菌棒的木屑 。
在乔江源的印象中 , 韩沟门村人自古就靠种地为生 , 特色产业很少 , “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 , 出不去的人缺少挣钱门路 , 村上有一处废弃的日光温室大棚 , 由于大家不太懂专业的大棚种植技术 , 闲置多年也没有经济效益 。每次回村里 , 看大伙儿守着‘金饭碗’过苦日子 , 就渐渐产生了回村带大家一起搞香菇种植的念头 。”乔江源说 。2020年 , 乔江源果断放弃了城里的高薪工作 。赶赴河南、甘肃等地考察学习 , 掌握到了过硬的香菇培育技术和知识后 , 他回到村里 , 开始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1年4月 , 乔江源将吴仓堡镇韩沟门村闲置的120座日光温室大棚打造为百万棒香菇种植基地 , 新建40座养菌弓棚 , 新建百万菌棒加工厂一座 , 新建冷库2座、购置冷藏车一辆 。2021年 , 该基地种植香菇110万棒 , 年收入880万元 , 雇佣劳务支出220万元 , 年利润220万元 。
“其实香菇种植没有我当初想象的那么难 , 不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大型厂房设备 , 经过技术员专业培训 , 妇女和老人都能很快上手 , 解决了我们村和周边村上的剩余劳动力 , 如今大家都忙着在家门口上班挣钱 , 闲人少了 , 村风、民风、家风都跟着越来越好 。现在我既然回到村里了 , 就要发挥知识青年的创业优势 , 带领群众依托产业增收致富 。下一步 , 我会进一步做强、做大香菇产业 , 把‘小香菇’做成老百姓脱贫致富名符其实的‘大产业’ , 带动村上群众致富增收 。”乔江源说 。(本报采访人员 胡小宁)
推荐阅读
- 爱心义诊“进家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方浜村贴心服务暖民心
- 连烧数月难寻因 河南小伙肺毁损 医生耗时一个月摸到发烧“开关”小伙写千字长文妙语连珠谢医护
- 常敲“一氧化碳中毒”警钟 科学防范 温暖过冬
- 博爱县月山镇:凝心聚力改善人居环境 村庄“旧貌换新颜”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外”兼并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 夫妻“小别重逢”过后,男人会有这两个表现
- 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康复出院 “白衣战士”画新作:“相信阳光离我们不远了”
- 新春走基层丨杨国贵:“养牛倌”走上致富路
- 信阳浉河区:宜居环境助力幸福生活“节节高”
- 只想躺平?您可能是病了!“工作倦怠”正式成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