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 《阿凡达》观后感解读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我对《阿凡达》的感想,大概是因为看电影和评论的热潮远超想象而击退了我的演讲动机。但是元旦一个人在电影院重温的时候,我觉得就算遇到了别人,我也会亲口再说一遍,以便在十年后回顾过去的时候留下见证这一刻的记录。
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可能墨西哥人想到阿兹特克,美国人想到印第安人,中国人想到钉子户。但感谢这个流行的故事,即使故事发生在不同的世界——潘多拉星球,也能完全引起共鸣。
看电影之前看到一个评论说失踪阿凡达是见证电影历史的一场革命,只是嘲讽和炒作。事后我应该说,我同意这个评价。电影屏幕一直是凡人见证奇迹的地方,因为飞驰的火车吓得观众纷纷逃离。1926年的《唐璜》让世界不再寂静,1935年的《名利场》让世界恢复了真正的色彩。直到《阿凡达》,我们的观影体验获得了另一个维度。因为电视、游戏、网络视频短时间内无法普及,电影可以长期领先。虽然3D视觉效果电影技术之前一直在蓬勃发展,无论是游乐园的体验式刺激短片,天文馆的科普片,还是大屏幕上的几部3D视觉效果漫画,《阿凡达》已经不再新鲜,但票房依然爆棚,国内的抢票潮不应该归咎于羊群效应。《阿凡达》作为两个多小时的故事片,用技术作为讲述故事的手段,而不仅仅是体验技术。即使你看了2D的版本,你也不能否认这个故事仍然很精彩,尽管它是例行公事。至于把《阿凡达》当成里程碑,而不是之前的《飞屋旅行》或者《冰河世纪3》之类的漫画,是因为导演声明的背书,开发3D电影的作用是让观众体验虚拟现实。如果通过它进入的世界是三维的但还是假的,那么这项技术就失去了意义。光创造一个立体的动漫世界是不够的。重复和日常生活一样的世界是浪费。《阿凡达》向观众展示了一个视觉上完全真实的世界,只是在异想天开中出现。从此我们知道,醒着也能走进梦里。
无论是导演团队多年设计的潘多拉星球风格和各种生物,还是语言学家专门设计的那威语,都让这个梦想更加丰富真实,不仅让观众更加信服,也为以后的续集上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堪比逃生路线指示灯的荧光苔藓,轻触发光的蘑菇,水母般的漂浮树种,无拘无束的含羞草……潘多拉的植物在我的毛皮控制眼中,似乎比那些赤裸的六足动物更有爱。
【阿凡达观后感 《阿凡达》观后感解读】最后,脱下视觉效果的华丽外衣,说说我最感动的一个设定:全球无障碍即插即用免费上传下载通讯传输系统。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出把最原始的土著皮肤放到互联网上颠覆人类生活甚至进化方式的想法,以此来对比很多人的期待、理解、渴望交流、害怕伤害、孤独。总之这个想法很棒。十五年前狮子王是生命圈,十五年后阿凡达是生命网。不难理解为什么那威人的心理如此健康和清晰。这里没有人是孤岛。影片的男主角《阿凡达》得到了认可。当所有的人都互相接触,把他放在中间的时候,第一次眼睛湿了。我看见你了。它不是看不见。因为我直视自己的内心,我理解,信任,谦卑自己。
希望我能有勇气对更多人说再见,我已经在期待《阿凡达》续集了。当然,也有玄幻和科幻电影因为在这方面的先天优势,有望获得很大的收益。
正文后的小插花:片中结尾遣返人类拆迁队回地球的镜头中,我好像看到男主方那个长脸科研员的本体和他的阿凡达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了,是我眼花还是电影的bug?求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