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的演员 痛心!乱世佳人最后一名主演去世 奥利维娅德哈维兰饰演的经典角色你还记得吗?( 二 )


费雯·丽是影片的核心,有95%的时间都在片场,但是她的片酬只有男主角克拉克·盖博的五分之一,好莱坞也存在巨大的男女不平等。影片的“男一”和“男二”——克拉克·盖博(白瑞德)和莱斯利·霍华德(艾希礼),都不喜欢这部影片,认为角色人设不适合自己,盖博直接称“白瑞德”是个“小丑”。
《好莱坞报道》曾评选出了100句最经典、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英文台词,其中第一名是“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这是白瑞德对斯嘉丽说的最后一句话。盖博实拍时即兴发挥,改为“亲爱的,我才不他妈在乎!”现场效果颇好。但当时正值美国电影界“反银幕不文明行为”运动开始,米高梅在盖博交了10美元罚款后重拍了这个镜头,《乱世佳人》早在1941年就来到了中国,曾经在上海大光明等影院上映,并且当时就用了《乱世佳人》这个译名。
考虑到通胀因素,《乱世佳人》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按照2019年的购买力,它的票房超过37亿美元。
《飘》可能更受关注
1927年,在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27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遭遇了一次脚伤,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写作一部小说。
故事以她从小耳濡目染的南方种植园故事为背景,人物多少都有她身边人的影子,敢爱敢干、性格倔强的女主角,更像带有叛逆精神的自己。小说断断续续地写了10年,最终于1936年出版。
这部小说最初被命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这也是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但最后以《Gone with the wind》之名问世。半年内发行量便高达1000万册,至今已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是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一本。在2014年的一项调查中,它位居“读者最喜爱书籍”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圣经》。
小说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带来了巨大声誉,“小说出版的当天,电话铃每3分钟响一次,每5分钟有人敲门,每隔7分钟有一份电报送上门来。公寓门口总站着十几个人,他们在静候着玛格丽特出来,以便请她在小说上签名。”她所到之处,迎接她的人群有时甚至“比迎接罗斯福总统的还要多。”
小说问世后仅过了3年,翻译家傅东华就将其译成了中文,并将书名翻译为《飘》。这个译名被很多人认为是“信达雅”的代表作,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并不如直译为“随风而逝”。当然这一点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这部小说在中国已经发行超过24个版本,书名全都沿用《飘》。
“Gone With The Wind”,来自英国唯美主义诗人欧内斯特·道生的诗《西娜拉》第三章的第一句:”我忘却的太多了,西娜拉!随风而去。”
《飘》问世第二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但玛格丽特·米切尔此后再也没有写过小说,49岁那年因车祸去世。
任何作品都属于特定的时代
不久前,在美国新一轮反种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乱世佳人》卷入了种族问题纠纷,被流媒体平台HBO宣布下架。
这并不是这部经典作品第一次引起争议。早在电影拍摄前,塞尔兹尼克就不断收到来信质疑小说的历史准确性。电影对黑人角色的处理远比小说谨慎,剧本最终删掉所有“nigger”的称呼,略去原作对3K党的敏感描述,把斯嘉丽经过黑人棚户区时的袭击者改成穷白人。
对《乱世佳人》美化蓄奴制和种族主义倾向的批评,不是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后才有的话题。原著中,作者笔端奴隶制下的种植园风和日丽,黑人奴隶与白人贵族相处融洽。
这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真实记忆。不能要求一个作家超越其所处的时代,80多年前的一切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在影片首映礼上,大剧院仅供白人出入,扮演黑人保姆的海蒂·麦克丹尼尔未能获准参加庆祝活动。影片为海蒂斩获历史上第一个属于黑人的奥斯卡奖,但在颁奖典礼现场,海蒂必须坐到单独隔离的位置上——一切推进与局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