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药物使用的“坑”,你避开了吗

吸入性药物使用的“坑”,你避开了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报采访人员 苗露 通讯员 陈岩明
“医生 , 我真的有按照您说的用药 , 但效果就是不好 , 您看是不是给我换个药?”如此说着 , 杭州的金阿姨带着此前医生开给她的药再次走进呼吸科门诊 。
据金阿姨说 , 今年冬天她感觉自己的呼吸明显没有以前通畅了 , 只要天气变冷 , 她就觉得呼吸不畅、胸闷气急 , 怎么都提不上那口气 。后来去医院检查 , 医生告诉她是患了哮喘 , 需要使用吸入性药物配合治疗 。
然而 , 她遵医嘱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 依旧感觉病情没有好转 , 这才杀了个回马枪 , 想要医生给她换药 。殊不知 , 问题就出在她用药的“手法”上 。
吸入剂使用有门道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 , 昼夜温差加大 ,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 , 特别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发作 。”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弘告诉采访人员 ,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 , 使用能让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的吸入性制剂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由于这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比较特殊 , 导致不少人都会因为没能正确使用药物 , 出现疗效不佳或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 。
据了解 , 吸入疗法是治疗以慢阻肺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道疾病的一线基础治疗方法 。与口服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 , 吸入疗法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 , 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安全性好的优势 。因此 , 通过各种装置吸入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
然而 , 许多患者由于没有掌握医生和药师交代的装置使用技巧和用药注意事项 , 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浪费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
“有些时候患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使用方法有误 , 即便第一次使用前你给他演示了 , 也需要患者本人在后续过程中多加注意 , 养成正确的用药习惯 。”张弘解释 ,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吸入装置主要有加压定量吸入剂、干粉吸入剂、软雾吸入剂和小容量雾化器 , 对于稳定期患者来说 , 干粉吸入剂和加压定量吸入剂的使用率相对较高 。
●加压定量吸入剂
加压定量吸入器主要由塑料固定座(包括吸口)、定量阀门和储药罐三部分组成 , 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按压阀门 , 将药物、推进剂以及表面活性物质以气溶胶形式喷出 。
在使用时需要先摇动吸入器 , 将储药罐内药物溶解均匀混匀 , 之后尽可能充分呼气 , 嘴唇合拢含住吸嘴 , 再缓慢且深吸气的同时按压药罐底部 , 并继续吸气 。停止吸气后 , 将吸嘴移开嘴唇 , 尽可能屏息10秒左右 , 以确保药物充分作用于肺部 。
在此过程中 , 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容易因启动与吸入不协调 , 启动先于吸入或启动过迟 , 吸气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使用不当 。
●干粉吸入剂
干粉吸入剂主要指微粉化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存形式 , 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 , 由患者主动吸入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
在使用该种吸入剂时 , 主要依靠患者本人主动吸入 , 相较于加压定量吸入剂来说 , 需要更大的肺活量 。因此 , 在吸入前的准备时吸嘴朝下 , 在吸入前的准备时晃动吸入装置 , 吸入前向装置内吹气 , 吸入时低头或仰头 , 吸入时没有用力吸气 , 吸入初期吸气流速过慢等行为都容易导致药效不佳 。
不论是都保还是准纳器 , 在使用时都必须注意用嘴唇包住吸嘴 , 快速深深地吸气 , 深吸几口之后注意屏息10秒 , 之后将装置撤下 , 缓缓呼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