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松林 主持了上千场婚礼后 我看清了浪漫背后人性的复杂( 四 )



第一天的培训课上,孙松林给学生们放了一段婚礼视频。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是余秋雨,新娘是余秋雨的学生,长相温婉甜美,余秋雨夸她“美而不自知”、“真诚但不锋利”。新娘全程保持微笑,宣誓环节即使激动落泪,也始终嘴角上扬,语气平稳。
视频结束后,孙告诉我,你知道吗?在认识我之前,他们已经换了20多个司仪。每次见到司仪,新娘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能和余说一个水平吗?
婚礼背后往往隐藏着计算。某场婚礼前几小时,趁着婚庆公司的人还没到酒店,新人派了几个朋友到酒店。朋友们直奔宴会厅,分头检查现场,拿出数码相机:这束花有个洞,拍下来;那束花缺了几朵,拍下来;灯光没布置好,拍下来。婚礼结束后,婚庆公司来结尾款,新人拿出照片:“你们这场婚礼做得让我们不满意,尾款我们不结了。”
刚入行时,接触到的新人孙一般都比他大。了解他们,观察他们,成了孙爱情的必修课。他遇到了一对将近40岁的夫妇,他们相识仅一周后就拿到了证书。当孙遇到他们时,新郎新娘坐在一起,他们的一言一行仿佛相爱了十年。他们告诉孙:“从我们见面的那一刻起,就好像我们已经认识了十年。不仅是友谊,我们还有一种持续了很久的激情,但我们只是相识。”
过去,孙松林以为,闪婚只是年轻人的冲动;认识他们之后,孙松林才发现,闪婚有时也源于理性,“世界上真的有人命中注定要等待和另一个人的相遇”。
看到这么多人为了办婚礼而费尽心思,这让孙懂得了珍惜身边的人。过去,孙忙于工作,女儿很少见到他。一个星期后,她爸爸和女儿偶尔会在早上和他打招呼:早上好,再见。
后来,在一场婚礼的翁婿交接的环节上,孙松林看到新娘的父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父亲把女儿的手交过去,一阵“嗷嗷嗷”的低哭传入孙松林的耳中,声音越来越大,紧接着,他看见那位父亲转身往远处走,四五个手拿纸巾的人跟了上去,父亲加快步伐,用手捂着嘴,小跑离开了婚礼现场。他突然发觉,能和女儿亲密无间的日子其实并不多。他开始腾时间出来陪女儿,和女儿在一起时,少看几眼手机,多听她说话。

和孙松林相反,做司仪一年后,大力结束了七年的感情。从北京郊区的婚礼回家,大力要公交转地铁,左手拎着礼服,右手拿着电脑,在车厢里站两小时。七月的一个高温天,大力大汗淋漓地回到家,衬衣黏住皮肤。女友窝在沙发里,抬眼望大力,什么都没说。
看完各种婚礼,达李灿忍不住和女友分享:这婚礼真豪华,司仪说得真好。让我们好好存钱,将来举办一个这么好的婚礼。女朋友眼睛盯着电视,等大力看完了,才淡淡地应道:“哦,我知道了,那你好好干。”我被冷落了很多次,极力抱怨:“你能听我说吗?”女友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愤怒地喊道:“我能说什么?我不理解你。”
他们也曾经幻想过未来的婚礼。女友希望打扮成公主模样,大力承诺在宣誓环节给她一个惊喜:现场弹唱一首《蒲公英的约定》。那段时间,他会悄悄去琴行里摸一摸钢琴,练习手感。家里没有钢琴,他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音乐APP,没事就在手机上练习指法。
婚礼上,我看到新郎给新娘戴上戒指,新娘的白裙子拖地,眼里流出泪花;回到家,只有平淡的生活,莫莫的女友和无休止的争吵和冷战。在告诉女朋友惊喜是什么之前,我强烈选择了分手。
分手后,大力继续在北京五环外做着司仪,婚礼背后的真实逐渐显露出来。婚礼前的彩排是新人矛盾爆发的顶峰:为喜糖没准备到位吵,为偶然的一句口误吵,为没招待好远道而来的客人吵,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发一场风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