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派 何谓“海派”( 二 )


20世纪20年代以后,金融、工商业玩票变得普遍,各种俱乐部和团的成员前来讨论“静海”问题。
玩票的目的只是为了表现生活的聪明、大方和奢侈。外商在上海不熟,资金少,所以一般都是兢兢业业,憨厚老实,这就把上海本地商人和外商区别开来,称之为以前的“海派”。
每一个单词离开原来的语言环境时,其意义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海派”一词不仅是绘画领域的另一个流派,也是戏曲的一个流派。
“海派”逐渐与一般社会生活接轨,与江南明清文化传统充分相连。
~北京和大海的争端~
上海最初被称为“小苏州”。直到民国时期才能够与传统社会有效抗衡,“海派”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然而,“海派”独特的“中外杂处”的生活方式却是其被人们轻视的最深刻的社会原因。
20世纪30年代初,文坛上发生了“京海之争”。

上海海派 何谓“海派”


文章图片

北平的知识分子第一次引用“海派”作为社会学名词,用来专指上海社会的不雅言行,泛指上海的文学风气。
投机取巧,见风就转舵...这就是所谓的海派;邀请一批新斯文人,聚在一起,或者谈论遥远的希腊和罗马,或者和法律老师谈论女人,从官方那里得到一些钱,吃喝,做什么艺术博览会,招募门徒,欺骗读者...也就是所谓的海派;感情主义是左倾的,像狮子一样勇敢。看到形势不对,就立即投降投降,指认损友,邀功图利,也就是所谓的海派;以神往著称的他,用各种方法在作品之外炫耀自己……也就是所谓的海派。
——沈从文《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第32期
上海守军机智反击。他们不主张“海派”,但指出“海派”的缺点也存在于“京派”中。
京派可以说是古典,海派可以说是浪漫。
北京学校像一个好家庭,而上海学校像一个现代女孩。
……
丛文先生叫北京扫海派恐怕还为时过早!.....应该英雄式地横扫上海学派,也横扫北京学派,才能开辟新文艺的道路..
曹聚仁
鲁迅透彻的人生观使他愤世嫉俗。
北京是明清两代的帝都,而上海是各国的租界。帝都官员多,租界商人多,所以北京的学者接近官员,没有海的接近商人。亲近官员的人在给官员起名,亲近企业的人在为企业盈利,也以此为生。说白了,“北京派”是官方的帮助,“上海派”是商家的帮助。
——鲁迅
鲁迅冷静地指出了两个城市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其间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相对于北京学派,上海学派表现出一种大众文化和城市文化。
~上海学派的定义~
“四路”一直被形容为“海派”文化的集中地,报纸、书店、书店、影剧院、茶园、香烟、妓院应有尽有。学者、作家、艺术家和各种爱好者聚集在这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来这里娱乐。
“海派”是一个文化中心,一种受控的文化管理区域,具有城市的繁华色彩。
根据鲁迅总结的“商帮”现象,有人解读“海派”是一种资产阶段文化;
针对上海人“崇洋媚外”的现象,有人规定“海派”是一种“亚文化”,属于西方;
还有人说,按照当年的低俗现象,“海派”是普通市民的共同文化。
这些定义都是有依据的,但其依据都是片面的。
用“资产阶级”来定义“海派”,不能说明其社会基础的普遍性。
用“亚文化”无法解释上海文化与传统江南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更难解释的是,上海发展成为当时接近世界水准的大众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