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研究的这道题,关系亿万百姓福祉!( 二 )


研究人员通过反复研究 , 找到了一系列表观遗传“年轻因子” , 并把载有这些因子的慢病毒载体注射到患有骨关节炎的小鼠关节腔内 , 结果小鼠受损的关节软骨明显开始恢复 。
这些研究火了 , 在社交媒体上也引起了热烈讨论 。但刘光慧一直强调 , 他们从不敢妄言如何“抗衰老” , 只是努力将人类对衰老的科学认知一寸寸地向前推进 。
发现人类促衰老基因KAT7;发展遗传增强干细胞促进血管修复;探索能延缓衰老的小分子化合物;建立国际上首个衰老研究多组学数据库“衰老地图集”;寻找科学评估机体生物学年龄的分子标志物……10年间团队积淀的一系列成果 , 在重塑并不断丰富着“衰老”二字的内涵 。
讲好科学的“中国故事”
在刘光慧的办公室墙面上 , 挂着一个个小画框 , 展示着这些年登上的期刊封面 。
一眼望去 , 这些封面充满了中国元素:猴子捞月、画皮、西游记……刘光慧指向2019年的一期《细胞—干细胞》杂志封面——画的是“哪吒闹海” 。
“哪吒代表生命体旺盛的再生能力 , 红色的老龙代表衰老的血管 , 乾坤圈上飘动的缎带写着:FOXO3 。这篇论文讲的是长寿基因FOXO3助力衰老血管的修复 。”刘光慧解释道 , “我们相信 , 做好科学研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 。”
面对衰老这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 , 刘光慧团队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 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
“总有人问我们怎么突破瓶颈 , 其实我们一直住在瓶颈上 , 从没下来过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曲静笑道 。
团队长期处在一种快节奏的工作氛围中 , 开会、做实验直到深夜都是家常便饭 。
由于衰老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老年动物 , 实验周期很长、成本比一般的实验要高数倍——“为了珍惜每一只实验动物 , 不辜负每一笔科研经费 , 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预演 , 大家的工作量也随之成倍增长 。”曲静说 。
但辛苦浇不灭科学家的热情 。
“科研工作虽然辛苦 , 但在这里 , 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大家也是真的对课题充满兴趣 。”在这个团队成长起来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绮说 。
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展台前 , 一位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带孩子来参观 。她兴趣盎然地问:“我们越来越发现 , 常规体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你们的研究成果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个能推广试用的体系 , 让大家根据全身各个器官的衰老程度来预测自己的疾病风险?”
“大家的关切让我们认识到 , 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 也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张维绮说 , “团队成员心里都有一个信念 , 希望通过领域内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 让老年群体过上更加健康有质量的生活 。”
《中国科学报》 (2021-12-03 第1版 要闻 黑龙江龙网_原标题为《揭开衰老之谜 寻找生命之钥》)
编辑 | 赵路
来源:中国科学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