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伤的母亲,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周国平《人与永恒》: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 , 这界限是不清楚的 , 然而又是确定的 。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源于无意中突破了这界限 。”
在人际交往中 , 有一个“刺猬法则” , 也就是“心理距离效应” , 简单来说 , 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一个安全距离 , 这个距离正是所谓的“界限感” 。
无论是朋友之间 , 还是亲人之间 , 想要相处愉快 , 就要保持界限感 。
一个悲伤的母亲,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毕淑敏在她的书《教养的关系花园》里说:
“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 , 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 , 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 , 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 , 相知而不逾界 。”
遗憾的是 , 许多人都会忽略相处中的分寸感 , 越是熟悉亲近的人 , 越容易突破最后的界限 , 于是各种麻烦和冲突不断 。
在婚姻中更是如此 。因为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结合 , 但背后牵扯着两个家庭中各种复杂的关系 , 让你剪不断理还乱 。
许多婚姻的破裂 , 不是因为夫妻之间日益变淡的感情 , 而是毁于家庭关系中界限感的模糊 。
一个悲伤的母亲,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读者杨女士是一个传统的女子 , 她原以为这段婚姻 , 会一直这样陪着自己 , 直到人生的尽头 。
不曾想 , 在婚后的第5个年头 , 她就彻底地失去了婚姻 , 也失去自己最爱的儿子 。儿子不满4岁 , 被判给了前夫 , 她每个星期 , 只能拥有他一天 。
儿子幼儿园8点上课 , 但他每天都睡不够 , 总是迟到 , 可是 , 每个星期天早晨他7点就醒了 , 打电话催杨女士去接他 。
每一次天色晚了 , 杨女士要送他回前夫家 , 他总是找各种理由赖着不走 , 好不容易哄着到了家门口 , 他又抱着妈妈不放手 , 声泪俱下像生离死别 。
杨女士并不想离婚 , 但前夫对她动了手 , 这是她在婚姻中的底线 。她也知道再美好的单亲家庭 , 也比不上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
可是 , 她更明白 , 女人一旦放弃了底线 , 那么她将面临无底的深渊 。一个悲伤的母亲 , 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一个悲伤的母亲,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夫出身单亲家庭 , 父亲在他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 因此前夫和母亲、妹妹三个人的感情非常好 , 甚至让杨女士隐隐有些妒忌 。
小姑子自小缺乏父爱 , 在哥哥和母亲的宠溺下长大 , 养成了一身的坏脾气 , 书读不好 , 工作也是一团糟 , 早早就嫁人了 。
任性的她在婆家过得并不开心 , 结婚没多久就和婆婆闹得一地鸡毛 , 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娘家 。
后来 , 有了孩子之后 , 她收敛了一些 , 没想到在不久前 , 竟然和婆婆因为一些琐事 , 大打出手 , 她的丈夫忍无可忍 , 断然离婚 。
小姑子也受够了在婆家的生活 , 丢下孩子分了一些钱回了娘家 。正因为有了一些钱 , 她也没想着去工作 , 整天待在家里和婆婆家长里短 。
一个悲伤的母亲,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这世上真正的坏人并不多 , 但就算是两个好人在一起 , 也不一定能够相处愉快 , 更何况一家三代5口人 , 挤在100平方的狭小空间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