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生活养花( 四 )


二、养花能开发人的想象力 。
想象力是人脑对一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是形象化的富余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 常见的创造想法方法有三种:粘合、夸张与强调、典型化 。 在古代, 许多文人对花卉植物揣摩深刻, 在他们的作品中, 我们能感触到其丰富的想象力 。 如唐代贺知张在《咏柳》中把柳树想象成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子, 身系绿色腰带, 风姿卓越, 质朴, 秀洁的形象 。 更有把水仙想象为“凌波仙子”, 把枫叶想象成“生命的霞光”等 。 对花卉植物的喜爱, 扩大了知识范围, 丰富了表象储备, 激发创造动机, 使人积极, 主动的思考 。 这对于想象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
三、栽培花卉能培养意志行动能力 。
意志行动能力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 克服困难, 去实现其目的的能力 。 其优良品质是果断性、独立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 培养一株植物, 当然要是它长好, 那就应该好好照看, 这样明确了目的, 增强了责任感, 这是意志行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 第二步, 在培育过程中, 若遇上困难如虫害、生病的, 需要通过独立的寻找方法、医治不好不罢休, 这样的实践活动, 让每个人丰富生活之余学会持之以恒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
四、花卉植物具有调节情绪能力 。
情绪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 调节情绪是个体消除不良情绪, 保持乐观, 这对工作、学习有很大的直接影响 。 影片《希茜公主》中希茜的爸爸曾对女儿说:“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时, 就遥望大自然 。 ”遥望大自然, 不仅是把精神寄托给山川河流, 更多的是花草树木, 这能使人摆脱消极情绪, 扩大胸怀, 敞开心扉 。 在城市中, 没有成片的森林, 那么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摆设一些花卉或绿色植物, 以其外形与内涵来调节人的情绪, 使人感到清新、宁静, 变得积极 。 例如, 菊花使人感到忠诚和真理;白色丁香给人以青春的微笑, 朝气蓬勃;百合花代表纯洁、友爱;红枫让人热诚 。 走亲访友, 探望病人不妨也赠送些花卉, 既有观赏价值, 又能给人以适当的情绪调节, 把积极带给他人 。
五、花卉植物也能提高人的情感调节能力 。
情感调节能力是人对情感精心调节和控制, 保持适度和稳定的情感状态, 适应社会的能力 。 感情是长期的心理的状态 。 它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由于花卉植物是不会言语的生物, 因而培育者必须时时关心, 注意, 这便能培养出一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 与花卉相处时, 人应该保持心境平和的情感, 这样能用心来感受这些看似静止的生物的“呼吸”和真真实实的生命 。 这能使人变得安宁和理智 。 花卉植物是美的事物, 它们对人们美感的培养是人人皆知的;建议人们在闲时插一两盆花, 花卉间形与色的融合, 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
六、花卉植物对个性塑能力的培养 。
个性, 由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组成 。 古往今来, 人们给各种花卉植物赋予个性 。 如:竹, 枝挺叶茂, 一碧如洗, 是坚贞不屈和操守的象征 。 苏东坡喜欢芍药, 它是友好, 和平的代表者 。 对自己喜欢欣赏的花卉进行培育, 花卉会对人起熏陶、陶冶的作用 。 有人爱种仙人掌, 仙人球, 这些植物耐旱, 不怕热, 较为坚实 。 有人爱养水仙花, 水仙开花在寒冬, 较为坚强 。 喜爱花卉、必定喜爱其性格内涵, 喜爱就会去模仿, 有无意识的, 也有有意识的 。 但总而言之, 对其个性塑造是有一定的作用 。
总而言之, 花卉植物已经逐渐占领人们的生活, 心灵世界, 它们的内涵寓意已深入人心 。 愿人们用花卉植物来点缀环境的同时, 也能点缀自己的精神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