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陆逊怎么死的,刘备真实长相复原图( 三 )


陆逊一直同刘备相持了七八个月 , 见蜀兵日益松懈 , 才召集诸将商议进攻 。 于是派兵猛攻蜀军的一座营盘 , 损折了很多人马 , 失利而还 。
第二天他下令军士每人各持茅草扎成的火炬一支 , 预备引火之物 , 接近敌营即将营栅及鹿砦点燃 。 此时正值旱季 , 尘阳似火 , 栅砦沾火即著 , 蜀营顿时烈焰腾腾 。 一处得手 , 吴军全部出动 , 蜀营各寨连番起火 。
所以这一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七百里连营 , 森林被焚毁的面积更足以造成一场旷古浩劫 。 刘备部下的将士死伤殆尽 , 尸骸塞江而下 , 刘备从此无颜回成都 , 愧悔交加 , 两年后病死于此 。
参考资料来源:


陆逊最后怎么死的?(明白点的) 根据正史《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 , 陆逊的死因 , 与他跟孙权在立太子一事上的意见分歧很有关联 。 229年孙权称帝时 , 立长子孙登为太子 。 孙登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储君 , 合情合理 , 没有人会说三道四 , 可是谁会想得到 , 孙登却先于孙权而死 , 于是孙权又立他宠爱的王夫人的儿子、19岁的孙和为太子 , 这件事本来很正常 , 可偏偏孙和有个弟弟叫孙霸 , 孙权对这个儿子情有独钟 , 把他封为鲁王 , 对孙霸的待遇和太子孙和的简直不相上下 , 更不妙的是 , 太子和鲁王不睦 。 这样一来 , 政局的平衡打破了 , 也给某些阴谋家提供了投机的机遇 。 像陆逊、诸葛恪、顾潭、朱据等手握重权、奉礼而行的大臣 , 他们坚决支持太子 , 但也有一些大臣眼见鲁王得宠 , 就积极投靠鲁王——他们把赌注押向鲁王 。 他们知道一旦日后鲁王真的登基 , 那么此刻他们的拥戴行为就是今后仕途发达的资本 。 太子和鲁王的明争暗斗 , 最终导致吴国的大臣分化为对立的两派 , 或拥太子 , 或拥鲁王 , 于是今天这个上疏 , 明天那个进谏 , 一时间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 大家勾心斗角 , 阴谋在暗中酝酿 。 最后 , 孙权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 盛怒之下 , 他断然采取措施 , 废黜太子 , 赐死鲁王 , 而另立了孙亮为太子 。 陆逊在这场宫廷争斗中 , 支持太子孙和的态度非常明确 。 他先后几次上书 , 劝孙权不要过于偏爱鲁王 , 甚至要求面见孙权 , 讨论太子的问题 。 陆逊自幼饱读儒家诗书 , 奉行一贯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正统 , 他认为太子和鲁王 , 一为长 , 一为次 , 该拥护谁是最清楚不过的 , 虽说立谁作为继承人是孙家自己的家事 , 但这家事有关社稷和民生 , 一不小心 , 就有可能使国家的根基不固 , 人民就会深受其害 , 而且当时吴国周围有强敌环伺 , 这是陆逊担心的头等大事 , 也是陆逊着急的根本所在 。 然而 , 陆逊的忧虑 , 非但没有换来孙权的理解 , 反而引火烧身 。 在孙权的心中 , 你陆逊在荆州为国驻守 , 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孙权最怕外边握有重兵的大臣和朝廷上的内臣 , 特别是太子勾结 , 一旦有了野心 , 里应外合 , 事情就难以收拾 。 有时候误会一深 , 越解释就越糟糕 , 还不如随他去 。 但陆逊是个忠诚为国的人 , 他想回京解释 , 希望孙权会接受他的建议 , 孰料孙权不但不同意陆逊回京 , 反而多次派出使者赶赴荆州 , 责问他意欲何为 。 史书上没有记载责问陆逊的具体内容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陆逊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 因为 , 责问的结果便是他“愤恚而卒” 。 按理说 , 以陆逊的身份和地位 , 他提出的建议 , 孙权应该有所考虑 , 就算不听从 , 也不至于对他动怒 。 可是 , 在这次宫廷斗争中 , 孙权大下辣手 , 他先把顾潭、顾承兄弟俩流放交州(今广州) , 顾氏兄弟是原吴国丞相顾雍的孙子、也是陆逊的外甥 , 紧接着 , 又诛杀了陆逊的好友太子太傅吾粲 。 这样还不罢休 , 他要置陆逊于死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