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 来自美丽的大凉山 , 家乡的民族文化也是源远流长 , 大凉山州彝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 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这里有七擒孟获的故事 , 这里有彝海结盟的历史 , 这里有原生态的彝族民歌 。
大凉山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地 , 而我却有幸在这里成长 , 学习 。 手捧一杯清茶 , 执一本好书 , 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
《文化苦旅》带给我一种淡淡的哀伤 , 在这本书中 , 我惋叹着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 。 一个民族把握着灿烂文化的钥匙 , 却做出了令人遗憾万年的决定 , 这是何等的辛酸 , 何等的悲哀 。
《沙原隐泉》是作者曾经踏过的足迹 。 面对眼前的沙山 , 似乎遮天蔽日 , 当作者别无选择时 , 坦然面对 , 慢慢爬 , 爬到终点 。
他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使自己疲劳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 。 当作者停下脚步时 , 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感到欣喜 , 一抹清泉 , 清澈见底 , 横卧山底 。
那抹清泉名曰月牙泉 。 “浅渚波光云彩 , 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 。
书中的小镇带给我们的并不是过多繁华的过往 , 而是以平淡来问世 , 给人一种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 合上书 , 走向窗前 , 回味着历史的记忆 。
我想 , 文化与旅行似乎是密不可分的 , 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感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 而是从中领悟古人的精神 。 让我们一起与《文化苦旅》结伴而行吧!让我们一起与大凉山的文化腾飞吧!作者:四川省雷波中学高2016级12班 吉海罗英指导教师:赫昭兵恰同学少年——读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开始一些日记性质的记录 , 开始一些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
我想着要写日记 , 实则不然 , 正是读《清华园日记》带来的感性 。 现在的条件 , 比之以前的人 , 好出太多——只要一部手机在手 , 可以随时随地记随感随想 。
不像季羡林的民国时期 , 纸笔每日一记 , 夜间还有熄灯限制 。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 其实也是每个人倾情发泄真性情的地方 。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 记录大学最后两年生活点滴 , 与同学清谈 , 学校的功课 , 教授们的课堂精彩或不精彩 , 自己所读的书目 , 书中的精华 , 和不想读却不得不读之书的索然 , 学校里发生的事 , 社会上发生的事 , 一一带进作者的日记里 , 思绪一二三 。 国家飘荡 , 季羡林关注家国天下 , 闲笔间有家事国事天下事 。
学习生活枯燥也是压抑的 , 作者有失意时陷于苦闷和烦躁 , 然大多数时光 , 努力进取 , 每有所得、充实又有成就时愉快不已 , 对物对人对事 , 有着私密的感触 。 到底穷人日子总担忧 , 作者时常面临缺钱 , 有时靠借以度一时之窘 。
即使会面临没有生活费的困窘 , 季羡林依然喜欢买书看书 , 为收获一本不可多得的书而激动 。 日记中所涉及书目之多 , 亦令人惊叹 。
季羡林坚持早起晚睡 , 学习固定科目 , 涉猎广泛 , 大部分下午时间 , 是打球、体育活动 , 或去城里拜师访友 , 或去城郊看山看水 。 所谓劳逸结合 。
推荐阅读
- 养花水晶泥怎么用
- 老舍的养花课后反思
- 室内养花过多对身体好不
- 养花用一般的泥土可以吗
- 啤酒真的能养花吗
- 娱乐知识|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主人公是谁?
- 养花枝鼠应该注意什么
- 啤酒怎么发酵了养花
- 家里养花用啥颜色的盆好
- 星巴克猫脚杯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