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极简主义者是怎样的人,我见过的最极简人( 三 )



有一个比李嘉诚还有钱的人 , 但在个人生活上十分小气 。 无论是发布会、外出活动 , 还是演讲 , 他永远都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 。 平时上班 , 开的是1.6万美元的本田 。 出去旅行 , 最常去的就餐场所是麦当劳 。

娃哈哈宗庆后一年消费不超过5万元 , 吉利李书福很少穿500元以上的衣服 , “世界船王”包玉刚一张白纸分五次用……

人活到极致 , 就是如此 , 一定是极简主义者 。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 , 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 内心真正富足的人 , 从不炫耀拥有的一切 。

他不告诉别人读过什么书 , 开过什么车 , 去过什么地方 , 有多少件衣裳 , 买过什么珠宝 , 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 ”朴素 , 原来最有力量 。 最朴素 , 最本质 , 最持久 。

内心越是丰盈 , 生活越是极简 。
你对极简主义者的看法是怎样的? 位于德国东柏林的赫尔曼双子塔大厦里面 , 有一间普通的卧室 。 阳光从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进来 , 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只有一张白色床铺和一盏黄色的落地灯 。 除此之外 , 再无他物 。 这就是德国女建筑师伊娃·玛利亚·斯特德尔在东柏林的家 。 她在里面生活和工作 , 却不像其他设计师那样拥有琳琅满目的成堆物品 。 先不要惊讶 , 伊娃既不是某些东方宗教的信徒 , 也不是节俭的苦行僧 。 她只是一个极简主义风格的设计师 , 并将这种极简主义的审美观变成了她的生活信仰 。

没有多余的摆设 , 将生活用品精简到最少 。 伊娃说 , “这种极度削减的方式 , 使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那些为数不多的物件上 。 这种环境令人心绪平静 , 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锐 。 ”这便是极简主义者的基本信仰 。 同样信奉极简主义的还有我们伟大的乔布斯先生 。 据说 , 乔布斯生前拥有的物品非常少 , 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 , 就只有一套昂贵的音响设备 。 乔布斯同样也是个禅宗信徒 , 物品的削减 ,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心灵的干净 。 没有杂物 , 没有杂念 , 于是便有了至美的境界 。 苹果简约时尚的产品风格和企业文化 , 和乔布斯的理念是分不开的 。 可以这么说 , 正因为乔布斯的简约 , 才能有苹果的风靡世界 。

我们生活在一个垃圾泛滥的年代 。 每当你眨一下眼睛的时候 , 全世界就有数千部手机、数千台电脑、以及成千上万的衣物用品被运往垃圾站 。 这些物品并不是因为丧失了使用功能被丢弃 , 而是因为企业发布了更新的版本来替代它 。 这些新的版本 , 不过是企业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编造的一些故事 , 并用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哄着消费者为它买单 。 而这些所谓更新更好的东西 , 用不了多久 , 也会变成垃圾车上的昨日黄花 。 那么 , 消费者获得的是什么呢?生活品质的真正提升?还是时尚体面的炫耀资本?是内心愉悦的温和享受?还是无穷无尽的购买欲望?是品位?是质地?是需要?是自我个性的表达?还是泡沫?是快餐?是追风?是人云亦云的不甘落后?

物质的泛滥不仅涉及到环保问题 , 还有我们的心灵问题 。 广告奴役与催化着我们的购买欲 , 购入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 。 为此 , 我们拼命工作 。 用100个小时的加班换来一只驴牌包包 , 然后再用更多的时间去换取钻石项链、豪华小车 , 也许只是为了广告里的一句宣传词 。 曾经的曾经 , 当钻石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的时候 , 人们生活得也很好 。 后来 , 经过某家钻石公司的洗脑 , 说钻石是爱情的代言 , 于是我们的生活目标中多了一项:钻石 。 后来的后来 , 当越来越多的行业给人们洗脑 , 我们的生活目标开始变得无比庞大 , 包括服装、手机、香水、数码、小车、美容按摩、星级酒店、到此一游 。 唯独少了:理想 。 在物质的层面上我们知道自己要这个要那个 , 什么都要 。 而一旦回归到本质的层面 , 却一片茫然 。 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观念和时间观念一无所知 , 我们对周遭的感知力日益减弱 , 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只小猫 。 这一切全赖于物质的异化 。 我们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着并无意义的工业化复制品 , 谁知这些复制品全变成了负担 , 因为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收拾、使用、打理这些复制品 。 当我们抱怨被生活的琐事埋没的时候 , 也许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没了 。 这便是物对人的异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