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课标分析( 三 )


投影出示句子:不劳动 , 连棵花也养不活 ,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 , 换一种说法:不劳动 , 连棵花也养不活 , 这是真理 。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 , 就应该劳动 。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
(5)作者养花能得到别人的赞赏 , 并与朋友分享劳动果实 , 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 这也是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 。
(6)当花受到摧残时 , 养花的人难免忧伤 , 这说明作者对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 伤心中表现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
(7)养花的乐趣 , 归结起来就是: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 有花有果 , 有否有色 , 既须劳动 , 又长见识 。 作者从养花中得到这些乐趣 。 正说明作者爱劳动、爱生活 。
3.语文高请进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
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 , 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 , 有长知识 , 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 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 ,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 , 又长知识 , 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 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 并用“不是……就是……” , “要是……就……”造句 。
4.熟读课文 , 概括中心思想 , 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
课文层次清楚 , 句和句 , 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 , 过度自然 , 逻辑性很强 , 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 , 逐段阅读 , 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 。 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困难些 , 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 。
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 , 找出中心句 。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 。 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 有花有果 , 有香有色 。
既须劳动 , 又长见识 ,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 讲的是对花的关心 , 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 , 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 , 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
练习背诵第七节 。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 , 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 , 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段 。
有花有果 , 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 。 既须劳动 , 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 。
学习五、六自然段 。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
又为什么“忧”和“泪”?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 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 从中得到乐趣 。
(送牛奶的同志夸花“好香” , 和朋友们一起赏花 , 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 , (菊秧被砸死了 , 全家几天没有笑容) 。 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 , 这也是一种乐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