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故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 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 ”随后便拔剑自刎 。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 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
推荐阅读
- 学习知识|狼的英语怎么说,4个字母的单词
- 学习知识|禾五笔怎么打,亚五笔怎么打
- 学习知识|锦拼音怎么拼,锦的拼音字母
- 学习知识|医学类有哪些专业,临床医学适合女生学吗
- 学习知识|工商管理课程有哪些,工商管理专业开设课程
- 学习知识|生物专业有哪些,生物工程类专业目录
- 娱乐知识|储秀宫是谁住的,储秀宫住过的妃子
- 娱乐知识|钢琴之王是谁,弹钢琴的叫王什么
- 娱乐知识|第一代皇帝是谁,中国第二位皇帝是谁
- 娱乐知识|塞下曲的将军是谁,塞下曲卢纶说的是哪个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