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包公祠在哪里,合肥包公祠景点讲解( 二 )


墓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 包公曾言: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 , 不得放归本家 , 死不得葬大茔中 。 不从吾志 , 非吾子孙也 。 ”故有“不肖子孙 , 不得入墓”的传说 。 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 。 主墓呈“覆斗型” , 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 , 棺内安放包拯遗骨 。 北侧是附墓区 , 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 整个墓园庄重肃穆 , 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 。 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 。
出包公祠东行不远 , 即见河畔高地的绿树丛中掩映着一片红墙黑瓦的古建筑 , 那就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地——包公墓园 。 墓园外有神墙围护 , 内有神道贯通 。 园区规模宏大 , 建筑古朴典雅 , 满园苍松翠柏 , 地势起落有致 , 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
包公墓 , 全称为“包孝肃公墓园” , 占地面积3公顷 , 园内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 , 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 墓园南临芜湖路 , 北近包河边 , 东靠亚明艺术馆 , 西接清风阁 。
包拯墓园由主墓区、碑廊、附墓区、地下墓室和管理区等组成 。
包拯的开封府在哪里?包公祠背靠安徽省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 , 在城南的包河畔 , 有一狭长小岛 , 三面临水 , 莲荷盈盈 , 花木繁茂,绿树掩映 。 其间隐显着一座白墙青瓦、素朴典雅的古典建筑 , 这就是包公祠 。 它是以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 。 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 , 在城东南门外濠中 , 是包公少年时的读书处 , 本为公祠 , 蒲苇数重 , 鱼凫上下 , 长桥径渡 , 竹树阴翳 。 ”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 , 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 , 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 , 遂将小庙拆除 , 改建为“包公书院” , 并改洲名为“香花墩” 。 1539年 , 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