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察是全球性的“海洋生命大普查”项目的一部分 。 负责考察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地理研究所的彼得·维贝博士表示:“我们正在绘制海洋浮游生物的分布图 , 就像天文学家绘制太空星图一样 。 ”
世界目前有7000种已知的浮游生物 , 到2010年数目可能翻番 。 科学家希望能将所有的浮游生物登记在册 , 揭示它们在地球气候和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的角色 。
根据粗略估计 , 每1万磅浮游植物能养活1000磅小浮游动物 , 后者又能为100磅大浮游动物提供食物 , 而它们又能喂饱10磅小鱼 。 最后这10磅小鱼将成为1磅大鱼的盘中餐 。
浮游生物不仅是海洋鱼类最根本的食物来源 , 而且对净化大气功不可没 。 海洋能吸收空气中的碳元素 ,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浮游生物的活动 。
异常地磁带:
百慕大三角的奇怪之处 , 在于海洋和大气层 。 此处的海洋和大气层发出的波段与其他海洋区域不同 。 因此 , 很多船只和飞机在此消失 。 卫星记录的数据显示 , 在南大西洋存在地磁异常带 , 这里只存在地球内部辐射 。 这条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
地球辐射带有两个外部辐射和内部辐射 。 他们到达地磁层积累高能粒子 , 从而防止他们侵入地球 , 内层带主要有质子组成 , 而外层带充满了电子 。
内外层带的形状都像甜甜圈 。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 范在分析来自卫星“探险者一号”的数据后发现了内层带 。 因此百慕大三角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
这也证明了前苏联物理学家谢尔盖 维拉诺夫和亚历山大的研究 。 科学家表示 , 正是因为百慕大三角存在一条地磁带才产生了这种罕见的地理情况 , 他们是通过俄罗斯的三号飞船进行数据采集的 。
数据显示 , 当出现长时间的太阳活动时 , 例如耀斑、太阳黑子 , 地球有时候会发生变化出现第三个波带 。 太阳状态稳定的时候 , 这层波带会自然消失 。
2012年 , 美国航天局发射两颗测量卫星 。 通过他们的测量 , 得到的数据显示 , 该地区的粒子可以瞬间从0加速到接近光速 , 除此之外还发出超低速电磁波 。
意大利人用一些无人认领的人造卫星来采集数据 , 他们发射了名叫BeppoSAX的卫星 。 该卫星自1996年到2003年工作 。 当卫星通过百慕大三角上方时 , 明显感受到辐射增强 , 飞离百慕大时辐射逐渐消失 。
海底金字塔:
1967年 , 一位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和助手迪米特来·勒皮科夫驾机在百慕大海区的巴哈巴群岛一带低空飞行 。 突然他们发现比米尼岛水面下有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物体 。
第二年8月 , 考察组来到比米尼岛水域展开水下考古工作 , 发现 , 在比米尼岛水下 , 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洋底 , 它们结构严密 , 规模宏大 , 形状变化多端 。
长达1600米的大石墙 , 由长4.5米 , 宽6米 , 高3米的大石块砌底 , 每块大石至少重25吨 。 石砌的街道 , 还用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列出各种图案花样 。 一座高42米 , 每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 , 沉睡在距海面近400米的水下 , 另外还发现有码头、港口设备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 。
1978年 , 国际潜水中心主任罗歇韦率领一部分队员来到百慕大“魔三角”附近考察 , 突然大晴天起了风暴 , 海面瞬时间迷雾茫茫 , 白光直射天空 , 小船已无法控制 , 他们只好舍身潜入海里 。
当潜入100米深处时 , 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 , 它有两个大洞 , 海水以极快的速度从洞中穿过 , 激起海面怒涛狂卷 , 水雾飞腾 , 工夫不大 , 当这一现象消失 , 海面又恢复了平静 。
推荐阅读
- 历史地理知识|兰州拉面是哪个省的,兰州拉面起源于青海
- 历史地理知识|春天在哪里写一段话,二年级春天在哪里仿写
- 历史地理知识|无锡失业金在哪里办理,无锡失业金怎么领取流程
- 历史地理知识|微博投票在哪里,微博我参与的投票在哪里
- 历史地理知识|鬼在哪里出现的,鬼会在哪里
- 历史地理知识|龙眼产地在哪里,金果源龙眼产地是哪里
- 历史地理知识|血海穴在哪里,一招找到血海
- 历史地理知识|发根在哪里,发根在哪图解
- 健康知识|血糖高怎么引起的,引起血糖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健康知识|腮腺炎怎么办,成年女性得腮腺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