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关于我是谁的思考,我是谁哲学问题答案( 四 )


因“我是谁”是基于“我是我”,即是在“我有我”的前提下来卜问“我将有什么”,故对于“我将有什么”的问题,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我将有什么”的根据在“我”,是“我决定我将有什么”.
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 我要到哪里去"这句话是哪位哲人说的 , 有什么哲学思想? 首先应该学会如何用“非我”来看待这个世界 , 然后再用“非我”来看待属于这个世界中的“我” 。 这是研究“我是谁?”的先决条件 。

所谓“非我” , 你是要站在绝对公正和绝对“天道”(易经)的眼光看待一切事务 , 毫无自我意识存在、毫无个人功利个人品味得失等等 。 这一点在诸多宗教和中国的佛教、道教中都有这样一个“非我”的代名词 。 比如上帝、天道、佛祖等等 。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假想出一个代表出来 , 作为你日常督促自己的一个象征符号 , 比如说毛主席 。

在研究“我是谁?”过程中 , 不要强迫自己研究这个谁?因为汉语中这个谁多数仍然代表一个人 , 只是这个人是未知数而已 。 你应该研究“我是什么?”这样更贴切 , 也不会把你引入歧途 。 这个“什么”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类似心灵、思想之类的意识流 。

当然 , 单纯从纯哲学角度研究“我”是很难的 , 最好配合以现代科学和古代哲学经典 。 比如说《道德经》《易经》《霍金的宇宙》《世间简史》《宇宙全息自律》等等 , 通泛地了解世界是什么 , 再来看看一看“我”到底是什么 。

“我非我”

“我是谁”的“我” , 是普遍意义上的“我” , 可指任何一个人本身 , 因而实际上不过是“人”的代名词 。

“我是谁” , 是任何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对于他自己的一种自觉意识 , 在这种自觉意识中 , 他成为他自己思考的对象 , 于是 , 他因这种思考把自己二重化为主体与客体——“我是谁”的思考者是作为主体的他 , 而“我”与“谁”都是他所思考的对象——客体 , 其中“我”是作为客体的他 , “谁”是作为客体的他的未知的归属 。

这意味着 , “我是谁”中“我”与“谁”是客体之间的关系 , 也正因为是这样一种关系 , “我是谁”才成其为一个可以被探究的问题 。

由于“谁”是区别于“我”的 , 故“我是谁”是意味着它的思考者不满足于自我同一的自我意识——“我是我” , 而是超越了这种“我是我”的意识 , 而达到了否定“我是我”而肯定“我不是我”的意识 。

“我矛盾”

在“我不是我”这种自我意识中 , “我”被异化为“非我” , 只是这个异化是以“我是我”的自我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 , 因此 , “我不是我”应该被合理的理解为“我不仅仅是我” , 或者更确切的说 , 就是 , “我”是“我”与“非我”的对立统一 。

这意味着“我是谁”这个问题 , 是表明思考者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矛盾体 。 在这个矛盾体中 , “非我”是内在于“我”的一个部分或方面 , 这个方面相对于“我” , 是内在地否定“我”的存在的方面 , “我”则是肯定“我”的存在的方面 。 可见 , “我是谁”的问题 , 本质上是人的存在问题 , 它蕴含着肯定人的存在乃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 。

“我变化”

人的存在的这种矛盾性 , 意味着人的存在是变化的 。 “我是谁”的问题是人对自己的存在的变化的一种自我意识 , 他意识到自己变了 , 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 , 因此需要重新来自我确认已经变化了的自己的性质 。

“我有什么?”

那末 , 怎样来自我确认已经变化了的自己的性质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