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率怎么算,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 四 )



应该注意的是 , 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 , 在使用时 , 应说明具体含义 , 但也不能任意使用 , 要符合常规 , 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 。 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 , 已有专用名称 , 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 。 另外 , 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 , 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
增长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贡献和贡献率是用来分析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对经济总体增长作用大小的两个常用指标 。 通常分为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最终需求贡献和贡献率以及地区贡献和贡献率 。 (1)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 产业部门贡献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 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该产业部门当年增加值-该产业部门上年增加值)/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某产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该产业部门增加值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增量 。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经济增长率仅指不变价增长率 , 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仅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 。 而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价和不变价往往是不同的 , 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价格变化的比例也往往是不同的 ,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用现价计算的结果来代替可比价结果 。 后面要介绍的需求拉动和拉动率以及地区贡献和贡献率也是如此 。 (2)需求贡献与贡献率的计算 需求贡献和贡献率通常也称为需求拉动和拉动率 , 需求拉动指各种最终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需求拉动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 。 计算公式为: 某种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该最终需求当年增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 某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某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要先算贡献率 , 再算贡献 , 原因是从需求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往往是不同的 。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 , 一般以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准 ,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额记为统计误差 。 若用上述公式直接计算 , 则必须考虑统计误差的拉动和拉动率,因为如果不这样做 , 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之和与经济增长率不等 , 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率之和不等于1 。 但是,这样做又会给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预测带来麻烦 , 并造成解释上的困难 。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麻烦,我们先算贡献率 , 后算贡献 。 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之后 , 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之和与经济增长率相等 , 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率之和恰好等于1 , 避免了统计误差的影响 。 (3)地区贡献与贡献率的计算 地区贡献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 , 地区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地区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 与最终需求拉动和拉动率的计算方法一样,地区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也要先算贡献率 , 后算贡献 。 因为在实践中,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地区统计局分别计算的,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直接加总,因此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差额 。 如果用上述公式直接计算 , 就会出现各地区的贡献之和与全国经济增长率不等 , 各地区的贡献率之和不等于1的情况 , 为了解决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的差额所带来的困难和麻烦 , 与最终需求拉动和拉动率部分采取同样的办法 , 即将公式修正如下: 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增量 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像最终需求部分一样 , 采用上述处理方法之后 , 各地区贡献之和与经济增长率相等 , 各地区贡献率之和恰好等于1 , 避免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