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如何入门,零基础学中医从哪里开始( 三 )


此外 , 还有很多比较好的书籍 , 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 学医先学药 , 中药很重要 , 看病先辩证 , 诊断有疗效 。 切不要贪图经典玄幻 , 或者急功近利 , 而把最重要的大饼丢弃了 。 作为入门级别 , 这些书看完看懂 , 已经很好的造诣 。

零基础自学中医看什么书? 第一:基础阶段 。 1《中医基础理论》2《中医诊断学》3《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4《中医方剂学》5《中医内科学》6《中医妇科学》7《针灸学》
上面除《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之外 , 都是中医学教材 , 要买第五版教材 , 80年代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绿色封面) , 如果找不到 , 就用6版教材(黄色封面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照顺序学完上面7本书 , 基本可以学会解决一些常见病 。 学习时 , 遇到某些不懂的问题不要死抠 , 暂时放过 , 等到7本书看完 , 某些问题自然可以前后贯通 。 要尽快粗略看完一遍 , 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中医观 。 接着比较详细地再按顺序看第二遍 , 精读第三遍 。
第二:提高阶段 。
1、《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录音讲稿)》 , 2《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录音讲稿)》3刘景源《温病条辨》讲稿 , 4王洪图主编《内经选读》
自学中医 , 最忌贪求怪异 , 否则容易误入歧途 , 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个人认为并不适于初学 。
《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 , 介绍了很多老一辈名中医的成才经历 , 大家不妨看看 , 可以受到很多启发 。

学完这些 , 可以去看看四大经典了 。 四大经典有两种说法 , 一说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二说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我想自学中医 , 请问怎么入手? 你可以去中医类院校申请借读 , 也可以自己去买中医的教科书什么的自学 , 但中医这个还是经验很重要 , 跟着一个老中医学 可以事半功倍的
请问怎样从零开始学习中医? 作为中医人 , 当然想成就明医 。 可是 ,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中医 , 才能有所成就呢? 
(一)对名老中医成才经验的总结 
有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81位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进行总结 , 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学医动机上是笃信中医且立志明确;(2)传承模式主要为家传师授 , 辅以科班;(3)读书学习方面是熟读经典 , 博览群书;(4)临床实践上勤学持恒 , 善悟创新;(5)治学态度秉持虚心善问 , 博采众长 。  
也有人对30位国医大师进行统计文献分析 , 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之处:(1)从医者品德修养高尚 , 终身热爱中医事业;(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国医大师成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模式;(3)国医大师在成长历程中都熟读、反复背诵、专心钻研《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4)开展中医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弘扬中医是国医大师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
我是中医人 , 我的专业是针灸 , 我格外重视《内经》 , 平时常常研读《内经》 ,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 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
其一 , 句句去悟 , 不必贪多 。 《内经》中几乎每个句子都内涵深意 , 读一句就细细咀嚼一句 , 慢慢体味 , 结合临床去体味 , 往往越体味越有收获 。 若能把一句经典体味透了 , 远胜过泛读几篇 。  
其二 , 边读边思 , 多书互参 。 《内经》的经文言简意赅 , 蕴意深奥 , 其中很多要领在文字之外 , 需要参考诸书著述 , 反复钻研比较 , 加以精细思考 , 方能有所领悟 。 正如当代大医朱良春先生所言:“其中含有许多深奥的精义 , 要经过刻苦钻研 , 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 , 才能有所得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