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四 )


排一路灯,再前往祖坟地祭拜,点上一盏灯 。 以示后继有人,日思夜念,表达哀思 。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 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3、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
4、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
5、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
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元宵节有那些习俗 1、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 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 ”
2、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 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
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
扩展资料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 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 。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