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庆功楼烧死哪些人,炮轰庆功楼都有谁死了( 三 )
然后可以对照真实的明朝历史 , 虽然真实历史上 , 朱元璋“杀功臣”的手段十分酷烈 , 但那也是历时十多年 , 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完成了清洗 。 卷入其中的“功臣”们 , 有的如朱亮祖 , 是因贪腐大案落马 , 其他的大多是卷入到“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 , 并非死于“骗到庆功楼”上这种简单粗暴的法子 。
特别是《火烧庆功楼》故事里几位让人虐心的“受害者” , 比如被朱元璋宠妃陷害致死的李文忠 , 被朱元璋送蒸鹅“毒死”的徐达 , 真实历史上都是善终 。 死在“庆功楼”火灾里的耿炳文与郭英 , 历史上却是活到建文帝年间 , 比朱元璋本人还命硬 。 所以综合说来 , 这“火烧庆功楼”的凄厉景象 , 充其量就是个“编得很圆满”的故事 。 与真实的明代历史 , 实实在在风马牛不相及 。
不过 , 虽然与历史不符 , 但《火烧庆功楼》里的情节 , 好些也并非空穴来风 。 就以其中的“徐达吃蒸鹅”桥段来说 , 这事儿就广泛记载于明代中期《剪灯野闻》《龙兴慈记》等野史笔记里 。 其来源基本是“野闻” , 而且“蒸鹅毒死人”的事儿 , 本身就与医学不符 。 《明史》《明实录》里记载的徐达去世经过 , 也和野史里差别极大 。 就连收录这则野史记载的清代学者赵翼 , 都认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 , 基本没有真实性 。
而这类记录了朱元璋“暴行”的“明代野史笔记” , 真实性究竟如何呢?就以比较出名的《剪灯野闻》来说 , 可以看看这里面记录的朱元璋另一则“暴行”——浙江学者徐一夔写文触怒朱元璋 , 被朱元璋一怒处死 。 这则典故 , 也成了明代野史里流传甚广的冤案 。 但事实呢?徐一夔个人文集《始丰稿》里就讲得明明白白:一直到朱元璋去世后的建文元年(1399) , 人家都活得好好的 , 还给去世的朋友写墓志铭呢……
被朱元璋“冤杀”?不存在 。
所以 , 哪怕在明朝年间 , 在明代学者们看来 , 这类“野史”里的“朱元璋暴行” , 可信性极低 。 明代学问家王世贞就评价《剪灯野闻》《野记》《龙兴慈记》等书籍“生长闾阎间 , 不复知县官事 , 谬闻而遂述之” 。 也就是说 , 这类书的作者 , 往往生活圈子小孤陋寡闻 , 鉴别能力比较差 , 逮着什么谣言都往上写 。 这事儿 , 被王世贞“吐槽”过的《龙兴慈记》作者王文禄也“认账” 。 写了一票“朱元璋肢解常遇春老婆”“赐徐达蒸鹅”典故的他 , 也在自序里承认:这些事儿都是我外公我妈告诉我的 , 我也记不太清了 , 想起多少写多少吧……
由此可见 , “火烧庆功楼”故事的“素材” , 基本都是这么不靠谱 。
那么问题来了 , 既然如此不靠谱 , 怎么这类故事 , 还从明朝年间起大量流传 , 以至于变成了“火烧庆功楼”的暴烈场景呢?这事儿 , 就得说说明朝中期起 , 那空前发达的“文化出版业” 。
比起之前的王朝来 , 明朝的造纸业空前发展 , 纸张成本大大降低 。 明初时国子监的用纸都要回收 , 浪费一张就得论罪 。 明朝中期时一匹麻布就能换两千张台连纸 。 印刷技术也高速发展 , 以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的形容 , 明代的书籍印刷速度奇快 , 而且成本低质量高 , 所以“发行那么大量的书籍 , 售价又出奇的低廉” , 出版业红红火火发展起来 。
所以 , 到了明朝中后期 , 明朝的图书出版业 , 就成了爆红的“朝阳产业” 。 从国子监到地方官府 , 甚至寺庙以及私人“书坊” , 无不深度涉足“出版业” 。 仅《明代版刻综录》里收录的“出版单位” , 就有近五千家 。 南京一地的“刻书”就有近三百种 。 明朝的市民阶层 , 谁不看几本书 , 那都没脸见人 。 外加明朝中期起 , 民间文化也空前宽松自由 , 各种“猎奇”题材层出不穷 。 谁能更吸引眼球 , 就意味着滚滚财源到手 。
推荐阅读
- 留坝火烧店有哪些民宿
- 如何识别乳胶枕 火烧
- 【叶子】花叶子边缘似火烧焦干枯原因:湿度不足 施肥太多
- 怎么鉴定银的真假,真银子火烧后的图片
- 皮肤烧伤怎么办,皮肤火烧伤怎么处理
- 【繁殖】火烧花的繁殖与栽培
- 【花】【认识火烧花】火烧花介绍
- 【叶子】花叶子边缘似火烧焦干枯的原因是什么
- 【养殖方法】火烧兰怎么养?火烧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花】种植火烧花的病虫害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