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技术( 二 )


在鸢尾的生长过程中 , 较理想的空气湿度控制在75%~80% 。 湿度过高极易引起细菌和真菌病害 。 采取加热和通风的措施 , 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 。 注意避免湿度降低过快 , 致使叶片枯萎 , 导致切花品质下降 。
生产中为了提高花的质量 , 生长期每7d喷1次0.5%尿素或硫酸亚铁 , 现蕾前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 , 有利于叶片亮泽 , 花色艳丽 。
2.3.4其他管理为避免植株倒伏 , 在株高20cm时进行张网 。 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提升网的高度 。 及时除去杂草 , 病、虫枝 。
2.4采收
适宜的采收期可保证鲜花质量 , 采后适当处理可得到高品质的切花 。 当花瓣伸出苞尖或开始绽开时采收 , 花易受损伤 , 且插花时间短 。 若采收太早 , 有时不会开花 。 宜等到花瓣稍微绽开时采收 。 通常气温高时适当提早采花 , 气温低时适当延迟 。 采收后立即放置于2℃冷藏室 , 吸足水 , 并进行分级捆扎 。 茎长不足70cm的按5cm1个等级 , 超过70cm的按10cm1个等级 。 10枝1捆 , 捆扎成束 , 花顶部对齐 。 1束中的最长枝与最短枝不超过3cm 。
2.5主要病虫害防治
荷兰鸢尾的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细菌性软腐病、青霉腐烂病、锈病、黑斑病、芽裂病及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 。 选用脱毒种球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 。 青霉腐烂病主要是种球碰伤及储藏时携带病菌造成的 , 栽植时进行严格种球消毒处理即可预防 。 细菌性软腐病主要因高温、高湿、水分过多造成的 , 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 。 锈病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萎锈灵乳油600倍液进行防治 。 芽裂病是由于光照不足、湿度过高或温度骤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 , 在栽培过程中稍加注意即可预防 。 通过进行土壤消毒及轮作可有效地减轻根结线虫、根腐线虫的发生 。
2.6繁殖方法
2.6.1种球繁殖母球经过种植开花后养分消耗殆尽 , 逐渐空瘪、干缩 , 同时产生少量新球 , 新球周围又会形成许多子球 。 子球种植1~2年可发育成开花球 。
2.6.2种子繁殖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 。 为使其提前发芽 , 用水浸泡24h后 , 再冷藏10d , 播于冷床中 , 秋季可发芽 。 实生苗2~3年才能开花 , 故生产上较少采用此法 。
2.6.3组织培养繁殖将幼嫩花序消毒后接种在MS+BA5mg/L+NAA0.1mg/L的诱导培养基上 , 温度22+-2 , 光照1500~3000lx,20天后 , 花托节处形成少量淡绿色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出白色胚状体 , 在分化成花呀 , 呀长长至2cm时 , 分割开 , 接种在1/2ms+iba0.7mg/l+s3%生根培养基上 , 1个月后生根[5] 。
3小结
3.1温度、湿度、光照、水分是影响鸢尾生长的重要因素 。 生产中鸢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6℃~18℃ , 湿度为75%~80% 。
3.2由于鸢尾品种较多、生长特性、栽培周期也不尽相同 , 因此在促成栽培时视品种自身的特性决定其适宜的管理措施 , 以达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
3.3组织培养是加速新品种培育的有效方法 , 建议在新品种繁育时推广组织培养法 。
【【栽培】荷兰鸢尾的促成栽培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