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食亦药的鱼腥草

【亦食亦药的鱼腥草】鱼腥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 。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 。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通淋等功效,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常与芦根、桔梗、瓜萎等同用于肺痈叶脓、痰热喘咳 。用于治疗热毒疮疡时,可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亦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 。若有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疔疖红肿痒痛,亦可单用本品制成搽剂,外涂患处 。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小便淋漓涩痛时,常与车前子、白茅根、海金砂等同用: 亦可单用鱼腥草治疗热淋、 白浊及白带 。用于治疗大肠湿热、泄泻痢疾时,多与黄连、黄柏、 白头翁等配用 。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所含槲皮素及钾盐能扩张肾动脉,增加肾动脉血流量. 因而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此外,还有镇痛、止血、镇咳等作用 。临床报道,鱼腥草多种制剂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 。
而从营养学角度看,每百克鱼腥草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多糖6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以及挥发油等,营养较丰富 。专家提醒大家,鱼腥草虽好,食用也有禁忌 。因为鱼腥草性味偏寒,所以有口淡、乏力、怕冷,咳白痰、腹泻便溏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不宜服食 。(杨晓威/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