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

【水银】水银介绍

【别名】
白澒(《淮南子》),姹女(《参同契》),汞(《别录》),铅精、流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活宝(《药材资料汇编》) 。
【汉语拼音】
shuiyin
【成份】
为单体金属元素汞(Hg),并含有微量的银 。
【加工采集】
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 。自然汞不甚多见 。
【药材鉴别】
在常温下为不透明的重质液体,全体呈银白色,微有亮光,极易流动或分裂为小球,流过处不留污痕,遇热易挥发 。以银白色、光亮、流动灵活、在纸面流过处无痕迹者为佳 。不溶于水、乙醇、盐酸 。能溶于硝酸、热浓硫酸中,形成汞盐 。加白垩或脂肪可研至极细 。能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 。
产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
【药理作用】
1.元素汞不引起药理作用,解离后的汞离子能与疏基结合而干扰细胞的代谢及功能 。元素汞不能自肠胃道吸收,但其表面暴露于空气中时可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因而吞食后有时可引起轻度泻下、利尿 。吞食水银的人,大多数并无症状,水银自粪便排出,少数人可有某些症状,而极少数(敏感或其他未知原因)可引起立即死亡 。2.3.汞剂排泄主要由肾,其次是大肠 。
【炮制】
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用 。
《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欲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 。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 。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
【功能主治】
杀虫,攻毒 。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 。
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 。"
②《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 。"
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 。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 。"
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 。"
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 。则绝胎孕 。"
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 。"
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
【性味】
辛,寒,有毒 。
①《本经):"味辛,寒 。"
②《别录》:"有毒 。"
【用法用量】
外用:和它药研末调敷 。
【宜忌】
大毒之品,不宜内服,孕妇尤忌 。外用亦不可过量或久用,以免中毒 。
①《本草经集注》:"畏慈石 。"
②《药对》:"畏砒霜 。"
③《本草拾遗》:"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 。"
④《本草经疏》:"头疮切不可用,恐入筋络,必缓筋骨,惟宜外敷,不宜内服 。"
【副作用】
汞剂对消化道有腐蚀作用,对肾脏,毛细血管均有损害作用 。急性中毒多半由误服升汞引起,有消化道腐蚀所致的症状,吸收后产生肾脏损害而致尿闭和毛细血管损害而引起血浆损失,甚至发生休克 。早期应用二巯基丙醇及其他对症措施,多数有效 。慢性中毒一般见于工业中毒,发生口腔炎和中毒性脑病,后者表现为忧郁、畏缩等精神症状和肌肉震颤 。
【归经】
心;肝;肾经
【植物形态】
1.辰砂 三方晶系 。晶体成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呈粒状、致密状块体出现,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 。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有时带铅灰色 。条痕为红色 。金刚光泽,半透明 。有平行的完全解理 。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 。硬度2-2.5 。比重8.09-8.2 。性脆 。2.自然汞 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 。晶体汞为菱面体状 。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岩石裂隙 。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 。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 。
生境分布:1.产于辰砂矿的氧化带,常成小珠球存在于矿脉及岩石的洞隙内和浮土中 。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 。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 。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 。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陕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 。资源分布:1.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2.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
【药用部位】
为一种液态金属 。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 。
【来自何书】
《本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