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三 )


实际上这是一个
死循环
:当家长不信任、不接纳、不允许孩子的时候 , 一定会对孩子有很多要求、管理 , 这样就一定会收获一个低自尊的、逆反的孩子 , 然后 , 逆反的孩子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父母的不接纳、不信任的理念是"正确"的 , 然后父母会更加坚定的认为自己不相信孩子是有道理的…..周而复始 。
从心里相信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天生都值得信任的 , 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家长就像这位读者 , 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基因不同 , 有的孩子根本不值得被信任 。但她忽视了一个问题:
基因固然不同 , 但人类渴望价值、尊重和被信任的天性却是相同的 , 当得到充分信任的时候 , 孩子会表现出一种"高自尊"的状态回应父母的信任
。同时 ,
即使是"恶劣的"基因 , 真的表达完全 , 也需要"基因表达"的土壤 , 这个土壤就是家庭环境
, 简单说 , 一个"优质"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 , 依然很难开花结果 , 一粒"坏"种子 , 种在肥沃的土地上 , 依然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
所以 , 如果想收获逆反 , 就请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 , 反之 , 亦然 。
家庭教育中,养育者与孩子为什么会相爱相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正确的抚养方式应该是"无痛"的 , 无痛才会有效 。
所谓"痛" , 就是创伤性体验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 我们每个人都会遵循"伤害优先原则"——在受伤害感和幸福感之间 , 我们优先记住前者 。
这也源于
人类本能的防御机制:记住创伤 ,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防御危险

但是正如防御本身既是本能 , 也会带来禁锢一样 , 当一个人的"受伤害感"太多 , 就注定是一个防御心重的人:
虽然防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 , 但是防御过重则会给自己的人格造成伤害 。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 ,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在于人格的培养 ,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避免孩子有过多"被伤害感"的体验

那位读者说:"控制不应该被全部否定 , 玉不琢不成器 ,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人生最宝贵的经验 , 为何不能传授给孩子呢?这句话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玉不琢不成器 , 但是怎么"琢"?“人生最高贵的经验” , 怎么传授?按照读者的逻辑 , 大概是要使用"控制"的方法 , 至少是部分使用 。它的错误逻辑在于
:雕琢和传授有很多种方法 , 为什么要使用"控制"这种呢
?控制本身带来的体验感一定是不舒适的 , 因为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掌控感 , 这种心理需求和被人控制的感受是完全冲突的 。
既然如此 , 那我们可以推论:"控制"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一定非"无痛"体验 。
同样的例子还体现在那位朋友身上 。坦白说 , 当听完她讲述的故事之后 , 我完全被孩子的被伤害感淹没了 。
首先 , 从小父母不在身边 , 这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终生无法磨灭的阴影 , 深刻的被遗弃感深入骨髓 ,
当一个人有强烈的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时 , ta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极强的防御 。也就是自我保护 。
其次 , 他因为没有得到质量优良的亲密关系 , 没有获得情感链接 , 所以他的内心对于情感方面的渴望极其强烈 。但同时 , 他又有极强的防御心——防御大部分带来的是消极影响 , 当处于防御中时 , 人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警惕、怀疑、对别人较少友善等表现 , 这些表现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的人际关系 。正因为这种缺失 , 所以才导致了他的"纠结"——他渴望和亲人(姑姑)发生链接 , 但同时又不知如何在关系中相处 , 他表现出来的不合群、冷淡、"不懂事" , 实际上都是源于这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