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勤“茧”致富 以“富”带“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走进泸西县旧城镇河民村 , 一望无际的桑园围绕着村庄铺展开来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 , 图文并茂的墙体文化 , 漂亮整齐的民居楼房……一幅富美乡村的和谐画卷展现眼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广阔的桑园围绕着村庄
“近年来 , 我家通过种桑养蚕卖茧 , 每年都有3万多元的收入 , 日子越过越红火 。”河民村村民罗丽梅说起养蚕收益 , 笑得合不拢嘴 。
河民村由最初的7户农户栽桑50亩、饲养蚕种25张、产茧7.5吨 , 发展到现在全村107户农户栽桑700余亩、饲养蚕种150张、产茧45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蚕茧丰收
乡村振兴 , 产业兴旺是关键和支撑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 , 旧城镇党委大力推进实施‘党建引领 , 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 以河民村村民小组为试点 , 围绕桑蚕特色种植养殖 , 探索党组织建设在产业链上、党员和乡土人才聚集在产业链上、群众增收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 , 实施培养一批明白人、建设一批样板区、培植一批示范户‘三个一批’工作法 , 强化组织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 , 推动‘桑叶养蚕+桑条加工+休闲观光+产品销售’一体的产业集群建设 , 以‘党建链’‘人才链’串起‘产业链’ , 实现群众共富路上‘不断链’ 。”旧城镇党委书记饶俊东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漂亮的文化墙
【泸西:勤“茧”致富 以“富”带“美”】翻开河民村的历史 , 1982年因板桥河水库扩建搬迁至此 , 搬迁后 , 群众主要靠到煤矿务工获得收入 。随着煤矿相继关停 , 群众收入来源“断档” 。在旧城镇党委的引导下 , 村党支部主动寻转机、谋出路 , 多方考察论证 , 找准了本村发展桑蚕种养产业坐标 , 通过以产业促增收 , 以绿化美化乡村助推生态产业发展 , 实现以“美”促“富” , 以“富”带“美” , 让绿色经济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村内文化广场
“桑、蚕全身都是宝 。蚕茧可以加工成蚕丝被 , 蚕沙能制药 , 桑枝能用来做菌棒 , 树木还能改善水土……”谈到栽桑养蚕的好处 , 板桥村党总支书记李燕光打开了话匣子 , 村党总支提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蚕桑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 成立合作社 , 与蚕丝加工企业合作 , 采取“订单种植”方式 , 推动订种、催青、共育、发放、收购“五统一” , 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目前 , 河民村每年蚕茧产值达288万元 , 已辐射带动周边村组栽桑达7100余亩 , 桑蚕产业成了“绿色产业”和“致富产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干净、漂亮的村庄
新故相推舒画卷 , 丹青妙手向翠峰 。河民村党支部正带领群众奋力前行 , 大力抓好“桑叶养蚕+桑条加工+休闲观光+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建设 , 推动桑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和品牌化发展 ,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推荐阅读
- 爱心义诊“进家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方浜村贴心服务暖民心
- 连烧数月难寻因 河南小伙肺毁损 医生耗时一个月摸到发烧“开关”小伙写千字长文妙语连珠谢医护
- 常敲“一氧化碳中毒”警钟 科学防范 温暖过冬
- 博爱县月山镇:凝心聚力改善人居环境 村庄“旧貌换新颜”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外”兼并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 夫妻“小别重逢”过后,男人会有这两个表现
- 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康复出院 “白衣战士”画新作:“相信阳光离我们不远了”
- 新春走基层丨杨国贵:“养牛倌”走上致富路
- 信阳浉河区:宜居环境助力幸福生活“节节高”
- 只想躺平?您可能是病了!“工作倦怠”正式成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