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语千言,说不尽苏州一碗面( 三 )
奥灶馆创始于咸丰年间 , 在昆山玉山镇半山桥 , 初名天番馆 , 后更名为复兴馆 。光绪年间 , 由富户女佣颜陈氏接手经营 , 以爆鱼面驰名.其制爆鱼将活鲜的青鱼均匀切块 , 以当地的菜子油炼成红油.炸爆鱼剩余物的鱼鳞、鱼鳃、鱼血以至青鱼的黏液加作料秘制而成汤 , 甚得远近食客的喜爱 , 生意兴隆 , 因而引起附近面馆的妒忌 , 称其面“奥糟” , “奥糟”为吴语“龌龊”之意 , 其后颜陈氏竟将面馆更名奥灶馆 , 面为奥灶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今日奥灶馆中食客
05
虽然汤分红、白 , 面用银丝 , 然而各面馆仍有其招牌面 。
观正兴的蹄髈面著名于时 , 其蹄髈浇头焖得肉酥味香 , 入口即化 , 且以焖肉的汤作汤底 , 汤醇香滑 , 傍晚时分的焖蹄面最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观正兴面馆:焖蹄面
炒肉面出于黄天源 。黄天源是著名的老糕团店 , 专卖糕团 , 兼营面点 , 或谓当年有一熟客每日来店吃面 , 照例一碗阳春面 , 一粒炒肉团子 , 炒肉团子苏州夏令名点 , 以熟的白米粉裹炒肉馅 , 炒肉馅以鲜肉为主 , 辅以虾仁、扁尖、木耳、黄花剁碎炒成 , 中加卤汁 , 现制现售 。客人以炒肉团馅作浇头 , 其后黄天源以炒肉为浇头的炒肉面流传至今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黄天源饭庄:炒肉面
至于咸菜肉丝面 , 则出于渔郎桥的万泰饭店 。万泰饭店创于光绪初年 , 善调治家常菜饭 , 其面点著名 , 尤其开阳咸菜肉丝面为其所创 。
松鹤楼是苏州饭店的老字号 , 创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 乾隆御笔亲题的金字招牌仍在 , 过去亦以面点著名 , 在光绪《苏州面馆业捐输碑》名列第二 , 仅次于观正兴 , 其卤鸭面最有特色 。旧时苏州人行雷斋素 , 吃斋人逢戒斋或开荤 , 则往松鹤楼吃碗卤鸭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松鹤楼饭馆:卤鸭面
06
虽然各面馆以不同的浇头著名 , 仍以焖肉面最普遍 。焖肉面是大众食品 , 是苏州面馆的基础 , 但仍有高下之别 。
创于光绪十年(1884年) , 位于阊门外帖墩桥旁的近水台以焖肉面著名 , 苏州人常言近水台的焖肉面“上风吃 , 下风香” 。
不过 , 朱鸿兴的焖肉面却后来居上 。朱鸿兴创于民国十七年 , 原在护龙街(现人民路)鱼行桥旁与怡园相对 。其焖肉面最初由店主朱春鹤亲自至菜市选购材料 , 特选三精三肥的肋条肉制成焖肉浇头 , 烹调细致 , 将肉焖至酥软脱骨 , 焐入面中即化 , 但化而不失其形 。最后浇头与面汤和面融为一体 , 成中带甜 , 甜中蕴鲜具体表现苏州面特色 , 也是姑苏菜肴的特质所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焖肉面 , 我情有独钟 。
当年家住仓米巷 。仓米巷到现在还是条不起眼的小巷子 , 但却是沈三白和芸娘的“闲情记趣”所在 , 芸娘这里表现了不少出色的灶上工夫 。出得巷来 , 就是鹅卵石铺地的护龙街 , 过鱼行桥不几步 , 就是朱鸿兴了 。每天早晨上学过此 , 必吃碗焖肉面 。
推荐阅读
- 爱心义诊“进家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方浜村贴心服务暖民心
- @苏州人 这些习惯,要继续保持
- 就在明天!这场黄金总决赛将在苏州举行
- 苏州新区一中 “第一时间救援”走进新区一中
- 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 一年学费20万 少上三个月课只退10% 苏州一国际学校现退费纠纷
- 苏州女孩 苏州13岁女孩在派出所哭诉“爸爸想害我”:被生父性侵9年
- 苏州发布 苏州市疫情防控第19号通告
- 孙永健 苏城知名肛肠科专家孙永健加盟苏州科技城医院
- 江苏砸车事件2017 江苏省苏州市发生一起砸车事件,然而砸车男的行为却着实令人同情
- 一省九市疫区 苏州最严交通管制放宽 重点疫区符合条件可以回城 附太仓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