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阿能面

穿越城区吃一碗家乡的特色面 , 只为一份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
桐乡阿能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江南人爱吃面 , 各地都会有一两种特色面 。桐乡的酥羊大面是久负盛名的 , 取用当地湖羊羊肉 , 在店家门口支起一口大铁锅 , 灶膛里架上桑柴 , 文火焖煮 , 香气馥郁 , 肉质肥而不腻 , 深得广大食客的青睐 。而最近十多年间 , 有一种叫阿能面的小锅面 , 像雨后春笋般在桐乡街头涌现 , 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杭嘉湖 , 据说总规模已达一两千家之多 。
阿能小锅面源自一位叫阿能的师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 从工厂下岗的阿能师傅在桐乡县城一个叫邵家桥的地方 , 搭棚开了一个小面摊 , 一碗一锅 , 一锅一味 , 后来搬进了一间临街的屋子 , 生意更是火爆 。学艺的徒弟也随之慕名而来 , 阿能师傅先后带出了四五十个徒弟 。我的堂兄五嘎就是其中比较早的一个 。出师的徒弟们也陆续开了面馆 , 店名几乎统一挂着“阿能面”的招牌 。
我了解阿能面是从堂兄的店铺开始的 。店起初开在景雅路 , 三年后迁移到中山西路 , 店堂不大 , 十来张桌子 。高峰时段 , 因为是一碗一锅 , 等待一二十分钟出面是常事 , 客人也不急 , 自取一只一次性纸杯 , 倒上一杯预备在玻璃壶里温热的红茶 , 或当地特产的胎菊 , 边喝边等 。厨房与餐厅隔着一个大窗户 , 客人坐在餐桌前 , 可以清楚地看到烧面师傅在厨房内的操作过程 。
堂兄大我四岁 , 父亲亡得早 , 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务农 , 种田、栽桑、养蚕 , 样样都是行家里手 , 后来做泥水匠 , 当了工头师傅 。一个偶然的机会 , 拜阿能师傅为师 , 出师后便与堂嫂一起开了这家夫妻老婆店 。他头戴厨师帽 , 身着围兜 , 左手操锅 , 右手掌勺 , 取材、加料、爆炒、捞面、起锅 , 一碗面在他左右并举的娴熟动作中完成了 , 堂嫂则迅速将热腾腾的面条端到客人面前 。浓稠而少量的汤汁 , 滑韧细长的面条 , 爆炒到入味的浇头 , 可用一句话来形容:汤紧、味甜、料鲜、面细 。一般分红烧和白烧两种 , 最有特色的要数红烧猪肝鳝片面、猪腰鳝片面与白烧黑鱼河虾面、土鸡面等等 。
桐乡阿能面馆几乎都是这样夫唱妇随的家庭作坊 。
三年前一个冬日 , 我与妻子开车去桐乡朋友家接刚出生两月的猫咪星巴 , 当时天空飘起那年江南的第一场雪 。我们来到邵家桥那家老面馆 , 这里就是阿能面的发祥地 , 门外有几棵高大粗壮的银杏树 , 沿街落满了金黄色的落叶 。走进新装修过的店堂 , 厨房里飘出热腾腾的香气 。也许是天寒 , 那天吃到的阿能面 , 别有滋味 , 格外温暖 。
上海五角场也有一家桐乡小锅面馆 , 开店的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小夫妻 。师傅姓严 , 是阿能徒弟的徒弟 , 他们来上海开店也有五六年了 。夫妻俩早晨9点开门 , 晚上一般到12点以后才打烊 。店内所有食材包括面条 , 几乎都是从桐乡老家带来 。父母在老家养鸡、种菜 , 还经常去河浜和水田里捉来野生的河虾、黄鳝、甲鱼 。他们每周开车回老家一趟 , 深夜去清晨返 。面馆周边有不少写字楼 , 每天午市和晚市 , 店堂里常常坐满了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 。
时常有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桐乡人穿越城区慕名而来 , 为了吃上一碗家乡的特色面 , 一份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店面虽小 , 但是到了店里 , 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正如导演陈晓卿说的:“人在异乡 , 胃在故乡 。很多时候 , 吃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顿饭 , 更是一碗缠绵的乡愁 。”(周建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