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本文转自:人民网
【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何云川(左)和周瀛在更换粘虫板 。
本报采访人员 周亚军摄
虎年新春 , 海南三亚树绿花红 , 林荫道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气洋洋 。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 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 。每年冬春 , 都有数千名科研人员前来 , 利用丰富的光温资源开展农作物加代育种研究 , 由此产生我国作物育种的专业术语:南繁 。据估算 , 全国育成农作物70%的新品种都经过南繁 。采访人员来到南繁基地 , 一探这里的新春气象 。
“农时来了 , 大年初一照样下田”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张灯结彩 , 游人如织 , 绕过喧闹 , 穿过一道小门 , 一幅宁静的田园美景乍现眼前 。
亩亩方塘 , 稻禾青嫩 , 白鹭蹁跹 , 不知名的鸟儿俯冲、悬停 , 捕鱼、捉虫 。远处的青山连同蓝天白云 , 倒映在稻田水面 , 勾勒出峰谷相连的动人线条 。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汉树今年又选择了留守 , 这将是他在南繁基地度过的第五个春节 。自2004年开始 , 杨汉树就在南繁基地工作 , 他的坚守源自杂交水稻亩产突破带来的震撼 。
当年 ,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南繁基地培育出“超优千号”杂交水稻 , 这让杨汉树开了眼界 , “穗子很大 , 单穗平均340粒 , 大一些的500粒 , 而普通水稻只有270至280粒 。抗倒伏特别好 , 再怎么长都不倒 , 稻谷干了也不倒 。”
之后 , 栽培技术不断突破 , “超优千号”的纪录不断刷新 , 亩产一路攀升到1100多公斤 , 目前仍是水稻育种攻关的主推品种 。
杨汉树告诉采访人员 , 师部农场基地150亩地种的都是冲产量的新品种、新组合 , 保1000公斤 , 冲1200公斤 , 还都没有定名字 。
“农时不能误 , 农时来了 , 大年初一照样下田 。”杨汉树留守的主要任务是照料水稻健康生长 , 每天都要顶着太阳 , 穿着长筒胶鞋在稻田里奔忙 , 低头观察水稻材料生长 , 定点标注叶龄及分裂情况 。
对水稻来讲 , 3、4月是南繁工作最忙的时候 , 要做大量的杂交试验 , 但春节也闲不下来 。杨汉树指着一块围挡起来的不育系材料 , “那是去年11月10日播的 , 现在正好出穗 。”
一手拿剪刀 , 一手持镊子 , 剪颖抖粉 , 分分钟汗就能湿透衣服 。地里忙完 , 坐在院子里的凉亭聊天 , 杨汉树指指旁边的公寓楼 , “袁隆平院士过去就住那间房 。他奋斗不息 , 感染带动了一大批人 。最好的种子永远是下一个 , 我们都怀着同一个梦想 , 希望能育出更高产、更优质、抗逆性更强的品种 。”
“坚守岗位 , 守着初心搞科研”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 隆平生物技术公司的实验室里 , 忙碌依旧 。
“今年春节90%以上的员工坚守岗位 , 守着初心搞科研 。”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吕玉平说 , 前年受疫情影响 , 本就偏僻的崖州好多餐馆闭门歇业 , 大家地里干完活之后 , 太晚了没地方吃饭 , 就地烤起玉米和红薯充饥 。
作为一名生物育种专家 , 吕玉平眼中的南繁 , 是沉甸甸的国家责任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追求 。凭借国际领先水平的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科研团队全员持股等机制 , 短短两年多时间 , 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壮大到60多人 , 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企业的优秀人才 。
“隆平007芯片含有3个抗虫基因和1个抗除草剂基因 ,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改良品种能够有效抵抗近10种害虫 , 玉米产量提高15%以上 。”在大约10平方米的窄小办公室 , 吕玉平讲述了入驻科技城之后的故事 , “近两年 , 每年要在南繁基地待300多天 , 即便去北京开会 , 也是买当天最早的航班去 , 买最晚的航班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