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鲁迅是现代最有责任感的作家。当年,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民族意识的沦丧。我弃医从文,从日本回国。留下一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名言,发誓要用坚毅的笔触唤醒中国人的愚昧思想。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然而,鲁迅只是问题的作者,而不是社会的改革家。他对中国人的自卑有着深刻的洞察,却没有给出好的改善方案。因此,他的话虽然辛辣讽刺,却像一根锋利的鞭子抽在中国人的灵魂上。但是几百年来,这些愚昧的封建主义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依然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
在鲁迅当年提出的诸多批评中,最深刻的是十大批评。时隔80多年,它们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用依然一针见血。最后,这是十大批评,作者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1925年,鲁迅接连发表了四篇短篇小说。在每篇短篇小说中,鲁迅都提到了一种批评。第一本是《两地书》,是鲁迅和他的妻子许广平当年写的书信集。鲁迅的书信占了67封半。
而他在里面写道,“所有最好的药方,所谓对未来的希望都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中国人凡事只会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且有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但从不主动改变现状,跳出牢狱之灾。正是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让中国人瘫痪了几千年,也导致了近代维新运动的艰难。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第二部短篇小说叫《睁眼看世界》,批判了中国人“胆小、懒惰、巧”的卑劣人性。这是千年封建帝制培养出来的一种奴性。中国人总是被欺负,害怕辛苦。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有权有势的人,我们不能站出来反抗。同时,思想上的懒惰让我们安于现状,甘愿成为权贵的附庸。即使是那些不懒惰的人,也要努力变得圆滑和雄辩,以便获得权力。在这样的氛围下,哪里还能谈民族进步?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第三个短篇是《撞墙之后》。鲁迅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看不见的“墙”,而这些“墙”就像一圈圈的墙,遍布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阻碍着社会和人民的进步。即使当人们遇到一堵墙时,他们仍然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选择打破它。回应“麻木的人是赢家”这句话,鲁迅对社会的概括,对人性的麻木凝练,恰到好处。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第四篇短篇小说叫《盖华集》。讽刺的是,中国人不承认谁对谁错,而是服从谁有权力。这种“唯强从弱”的短视,是中国封建制度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在提出这四种批评之后,鲁迅于1926年发表了《这个和那个》一文。文章的质量问了中国人民四个问题,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人民拒绝变革的批判。他指出,中国人总是有着拒绝接受新事物的保守思想,每个人都拒绝走出舒适区,希望平静地安于旧道。慈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安于现状,她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大力打压维新变法等新事物。讽刺的是,当时大多数人都站在慈禧这边。

无声的中国 鲁迅曾对国人提出十大批判 80多年过去了 这些话仍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在《这样与那样》之后,1927年,鲁迅又相继出版了《沉默的中国》和《文学与政治的迷途》。提出了“迂腐妥协”和“自私自利”两种批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