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us APUS闯关全球化

【apus APUS闯关全球化】
文丨前哨编辑丨方文
产生同样的牛刀金融
2020年疫情使得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国际形势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国内企业出海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出海企业生存环境艰难。
互联网出海的未来依然大有可为,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如何冲破迷雾的束缚,转型国际业务,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成立于2014年的APU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样本。
说起APUS,国内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这家公司在国外很有名。公开资料显示,APUS产品分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25种语言。截至2018年,用户总数已超过14亿,估值已超过120亿元。
APUS的全球化逻辑是什么?又为什么能找到新的增长点?近日,牛刀财经与APUS董事长李涛进行了一次沟通,在互联网出海下半场,看APUS能带给出海企业哪些启示。
第一,APUS式的逆势进攻
作为最早提出“出海”概念的移动互联网企业,APUS 商业化初期以工具产品为主,抢占流量市场入口,并通过多种运营方式提高存量用户价值。
2012年,脸书和谷歌开始在整个生态中商业化。广告平台前期也有很强的红利。平台规则宽松,会给开发商和广告商带来很多好处。工具产品的早期购买非常便宜。
可以说,用户红利、广告红利是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新一波的出海机会。
广阔的海外市场正在给中国互联网厂商带来越来越多的机会和收入。“从2015年开始,谷歌和脸书就开始瞄准新兴市场,但新兴市场能不能起来,要看互联网公司能不能赚钱,因为只有赚到钱才能继续投资,持续投资才能教育市场。”李涛对牛岛金融说。
在李涛看来,出海企业商业化并不缓慢。从2014年开始,中国出海商业化最早主要还是依赖谷歌和Facebook两个海外大的平台。“因为他们在PC互联网时代其实已经构建了这种全球的广告销售网络,所以他们只是把自己原来的广告销售网络直接平移到了移动时代。”
事实上,工具型产品支撑了APUS在海外的快速崛起。如今,内容和服务应用正成为APUS快速崛起的第二曲线。李涛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优势。
第一,APUS出海时,没人出海,新兴市场国家需要产品;
第二,谷歌和脸书需要合作伙伴;
第三,APUS有能力去做。
“每个市场首先是系统工具产品,然后是内容产品,接着是服务。在具体的商业风格和理念方面,APUS向谷歌和脸书学习。”
但是,在变现这个问题上,出海企业目前仍然无法扭转国外广告巨头“吃肉”,中国公司“喝汤”的不平衡格局。
过去积累的用户和数据为APUS的战略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李涛将国内海外企业的发展规律概括为“产品-成长-实现-产品”的循环。
“中国的创业者擅长做产品,通过Google获取用户流量变现,用户产生流量,流量变现又变成用户,四个环节,有两个在人家手里,这是挺危险的一件事情。”李涛告诉牛刀财经。
此外,在广告变现方面,由于谷歌和脸书的广告平台和系统在PC时代发展得非常好,美国巨头相比中国海外企业有很大的先发优势。李涛用“大店欺客”来形容这种不公平现象。
对此,李涛感同身受,APUS付出了巨大代价。“2019年APUS收入大幅下滑,我们用一年时间来搭建销售体系,包括签新合作伙伴,研发新技术等,今年可能会创历史新高的收入。”
因此,李涛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企业必须自己开发广告实现平台,学会构建自己的生态并完成它,而不是单纯依赖它。
针对APUS业务模式和商业化变现,业务负责人郭涵称,目前APUS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商业闭环,公司业务涵盖了联盟、自售卖、ADX等多样化的盈利模式及营销创新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