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绝育,川藏线的流浪狗该怎么办?

如果你问一个自驾游老手 , 途经川藏线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高原反应和自然灾害之外 , 他一定会认真且严肃地叮嘱你:一定要小心川藏线上的狗 。
没有人统计过川藏线上流浪狗的数量 , 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川藏线为轴 , 流浪狗的踪迹遍布整个高原 。假设存在中国流浪犬分布地图的话 , 川藏线附近必然达到了数据峰值 。金毛、阿拉斯加、藏獒......诸多你见过的没见过的狗 , 总能出现在某个石头缝里、某座山的山腰、某片湖的岸边 。
图|驴友遇到的川藏线上的狗
哲学三问“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 我到哪里去” , 完全可以套用在这些川藏线上的流浪狗身上 。没有人详细了解过它们的命运 , 它们像迷一样在藏区大量出现 , 又在某个角落死去 , 它们的后代也在重复同样的宿命 。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搞清的问题:川藏线上流浪狗 , 它们究竟从何而来 , 它们最后又将在何处死去 。
藏獒热之后
2005年 , 原田径教练马俊仁在河北廊坊举办的中国首届藏獒展览会上现身 。他戴着一副咖啡色绒线手套 , 牵着一条和手套颜色相近的藏獒登台 。当人们试图和马俊仁谈论狗的价格的时候 , 他总是会打断对话 , 并重复强调:“我马俊仁培育的是藏獒 , 不是藏犬、藏狗 。”
除了绝育,川藏线的流浪狗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马俊仁和他的藏獒
藏獒是狗吗?先不论问题答案 , 对于马俊仁来说 , 他有一点十分明确——藏獒能赚大钱 。
马俊仁在接受新民晚报时披露 , 一位韩国客人曾经光顾过他的藏獒养殖中心 , 并开出了4000万人民币的高价想要收购一条配种的纯血公獒 , 但被他拒绝了 。最后韩国人只好花了180万元买下了公獒的直系后代 。
这个故事的真假除了马俊仁没人知道 。但是自从他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并对藏獒多番宣传之后 , 全国人民知道了一个概念:藏獒=钱
2011年3月12日 , 青岛的吕先生带着他的藏獒出现在“交接会”上 。这只藏獒出自他在沙子口附近的名为“军港”的藏獒饲养基地 , 当时只有11个月大 , 浑身毛发偏红 。最重要的是 , 这只藏獒是当时国内著名藏獒“万岁”的后代 , 血统纯正 。一位来自山西的煤老板报出了1000万元的价格 , 买下了这只藏獒 。
低本钱高利润 , 藏獒生意迅速火遍全国 。像是吕先生一样开藏獒养殖基地的老板比比皆是 , 而藏獒故乡青藏高原的藏獒养殖基地更是数量繁多 。央视科教频道2009年11月的《走近科学》报道 , 由于藏獒身价在内地市场飞涨 , 不少商人闻风而来 , 深入青藏高原 , 不加选择的为藏獒配种 , 甚至扰乱了藏獒的遗传谱系 。这一时间段 , 混血狗的数量飙升 , 藏獒血统成了决定一条狗身价的重要标签 。
藏獒热的兴起有它的市场成因:
1、短期供应少 , 物以稀为贵
2、信息茧房控制信息传播 , 让人们无法认知藏獒的真正价值
3、圈子没有全民化 , 少量资金就能操控藏獒市场 , 影响藏獒价格 。
而藏獒热的退潮 , 也无非是这三个条件的崩塌 。
先是大批藏獒养殖基地提供了大量的藏獒供给 , 产能过剩压低了藏獒的价格 。其次 , 网络的普及让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 人们认识到了藏獒的真正价值后 , 不愿意再花大量资金来购买藏獒 。最后 , 房地产、比特币等新兴市场吸引了盘踞在藏獒市场的资本 , 藏獒丧失炒作价值之后 , 身价跌倒了谷底 。
随着资本的退潮 , 那些买卖藏獒的商人率先离去 , 在供应链终端的养殖基地的主人也无可奈何离去 , 但那些养殖基地里的狗 , 无法在短时间全部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