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围魏救赵”所体现的是一种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其中有三条军事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一、避敌主力,打其虚弱。不要与占据了优势力量的敌人进行正面冲突。二、攻其所必救,让其放弃主要目标,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三、充分利用战略空间,避免劳师远征,而要以逸待劳,消灭运动中的敌人。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在山东菏泽市区东北方大约二十华里的地方,有个赵楼乡,那里盛产牡丹。在两千多年前,此地曾是一片茂密的丛林,被称为桂陵。桂陵之战,便是“围魏救赵”这一战役的高潮和终点。齐国军师孙膑,正是率军埋伏在这片草深林密之地,仿佛等待猎物的猎人一般,守候着从北方战场驰援而来的魏军。对于庞涓,孙膑可谓了若指掌。因为若干年前,二人曾经一起师从于鬼谷子。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齐军主帅田忌,想要带领主力大军直奔邯郸,与围城魏军决一死战。这是解除赵国危机最直接、最快捷的办法,但也更加危险。当时魏国的军力和国力都比齐国要强。军师孙膑反对力取,主张采取“避实而击虚”的战略方法。他建议“批亢捣虚”、“围魏救赵”,即为巧取。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首先,他先派两个能力比较差的部将,进攻魏国的襄陵。此举有三点好处:一可向赵国表达救援的诚意;二可使魏国深感后顾之忧,行动受缚;三可达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效果,使魏军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低估齐军的实力。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齐国军队装出了“不堪一击”的假象,使魏军主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并未南下驰援,而是继续围攻邯郸。惨烈的攻城战持续了近一年,魏、赵两国都已疲惫不堪,齐军终于等来了攻魏的良机。田忌此时又提出了远征邯郸的建议,要求齐军“疾走大梁”,但是被孙膑否决了。孙膑派出“轻车锐卒”一部,迅速出现在魏都大梁城下。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庞涓果然被激怒了,他马上挥师南下救驾,而深知庞涓性情的孙膑早已料定魏军必将经过桂陵一带,便将齐军的精锐埋伏在此地。等到庞涓人困马乏地来到这里时,孙膑就以逸待劳,率领早已等待多时的齐军杀出,大败魏军。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此役之后,魏国元气大伤。在数年后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又一次用计戏弄了庞涓。他以“减灶诱敌”的方法,将对手诱进圈套,最后,庞涓含恨死在万箭之下。这已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了。一场历经风雨的师门恩怨终于画上了休止符。而与此同时,诸侯争霸的格局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魏国已然退出了强国的行列,被秦国取而代之。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


文章图片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成语典故“围魏救赵”,我们耳熟能详,你知道它体现出了什么吗?】“围魏救赵”是战国中期的一个著名战例,后来被发展为一句成语。此役作为兵家的经典之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