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密 兰溪的首位“榜眼”——范端臣

赵密 兰溪的首位“榜眼”——范端臣


文章图片

2013年版《兰溪市志》记载,范端臣,字元卿,号蒙斋,香溪镇人。自幼从叔父范浚学,千言成诵,过目不忘,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登张孝祥榜进士第二人,为榜眼。然而,此前的历代县志并未记载范端臣是榜眼,就连因滥收而颇受人诟病的《光绪兰溪县志》也只说他“登绍兴甲戌进士”,历代旧志科第表更是将其列在了兰溪另一位同科进士范处义之后。范端臣真实的科举名次,是怎么样的呢?

赵密 兰溪的首位“榜眼”——范端臣


文章图片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的这场科考,注定充满了各种悬疑与传奇。著名诗人陆游晚年回忆起来,都忍不住“衰涕”满面。
前一年,即绍兴二十三年,陆游参加了当年的“锁厅试”——针对在职官员参加科举的考试。一同应试的还有权相秦桧的孙子秦埙。时任两浙转运司考试官的陈阜卿非常欣赏陆游的文章,在得到秦桧明确示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把陆游放在榜首,这让秦桧大为怒火。到了礼部考试,陆游再次名列前茅,秦桧这次坐不住了,直接把陆游从礼部要上奏的进士名单中删掉了。不仅陆游被非常直白地“干掉了”,就连考官陈阜卿也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让陆游名落孙山的过程,也就是秦桧让自己的亲孙子秦埙坐上进士第一名宝座的过程。他早已奏请安排自己的心腹御史中丞魏师逊等六人为礼部主试的参详官。师逊等自然按照秦丞相的意思,以敷文阁待制秦埙为榜首。当同为参详官的监察御史董德元从誊录所取号中找到秦埙的试卷时,竟然喜形于色,说:“吾曹可以富贵矣!”遂定秦埙为第一。讨论的结果还未对外公布,同为参详官的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就急匆匆地派遣他的贴身侍从翻墙去向秦埙父亲秦熺报告了。
陆游最终没能走进这年的廷试。但范端臣站到了宋高宗的跟前。与他一起走进来的,除了老乡范处义,还有金华的曹冠、唐仲友、安徽的张孝祥、江苏的范成大、台州的陈骙等历史名人。
秦桧家里不缺进士,也不缺权势,就差一个状元。对于廷试,秦桧作了精心安排——以监察御史张士襄为初考官,右正言郑仲熊复考,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汤思退编排,最后由魏师逊详定。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锁厅人不为状元,宋高宗本人就在绍兴五年遵从这一“故事”改状元黄中为汪应辰。这次,为了扫清这一障碍,沈虚中又提前向高宗密奏打预防针:“乞许有官人为第一。”
貌似一切安排妥当,只等皇帝亲口宣布而已。
绍兴二十四年三月八日,高宗在集英殿亲自试礼部奏名进士,题目是:“朕承列圣之休,偶中否之运,遗大投艰,罔知攸济。赖天悔祸,中外宁一。及闲暇之时,延见儒生,博询当务,子大夫裒然咸造,其精思经术,详究史传,具陈师友之渊源。志念所欣慕,行何修而无伪?心何治而克诚?不徒观子大夫之立志,抑国家收取士之实效,夫岂小补?其详著于篇,靡有所隐。”对于这篇阅读作文,我们无从知晓范端臣是如何作的,但秦埙、张孝祥和曹冠的主要观点都留在了史册上。阅卷后,魏师逊根据“既定的方案”,定秦埙为首,张孝祥次之,曹冠又次之。高宗翻了翻试卷后,却突然宣布,张孝祥第一、曹冠第二、秦埙第三。这样做的真实理由无从知晓,或许只有高宗自己心里清楚,史书的猜测是:“读埙策,觉其所用皆桧、熺语”。
事情至此,仿佛已经尘埃落定,该科的前三名既与陆游无关,也没有范端臣什么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