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 小孩集体作恶,全村守口如瓶 十年过去了,《白丝带》你看懂了吗?( 二 )
文章图片
与这些拥有一定地位的人士不同,农夫在影片中则是另一番形象。他们的物质生活完全依赖于与男爵的雇佣关系,精神层面又依附于宗教领袖牧师,他们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受人摆布的状态,当农夫的妻子——男爵的女工身亡时,农夫并没有能力查明真相。而这些不同阶层的人在家中都有共同的身份——父亲。随着影片的深入,父亲在影片中更多的是以压迫者的形象出现,仪式性的吻手,严厉的惩罚比比皆是,压迫的对象就是他们的孩子和女性,他们活在威严的父权阴影之下。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能力与极端父权正面对抗,在长期专制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下,这种压抑伴随成长与日俱增,成为极端暴力行为产生的根源。
文章图片
不过哈内克的野心不只是揭露个体暴力存在的根源,而是个体的暴力如何成为时代的洪流。在影片中父亲构成了矛盾的一方,他们的孩子构成矛盾的另一方,毕竟在那个女性还未解放的时代,男性是主要的生产资料拥有者,是构成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而哈内克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不同阶层的家庭来描绘,由此将家庭问题转化为了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反抗父权即代表着反社会。所以当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那时的德国家庭时,反抗意识也存在于多数孩子的脑海中,为反抗意识的汇集创造了条件,为集体性暴力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具有极其的破坏性,野蛮生长为左右时代发展的巨大能量。颇为讽刺的一幕是,当所有的事件以医生搬出村子为了结时,教师的画外音告诉我们,村子里一时间谣言四起,似乎想将所有的罪恶推到一个已经离开的人的身上,以此保持表面上体面。
文章图片
在影片中的最后一幕,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出现在教堂二楼,作为视觉重心对整体构图形成压抑之感,而唯一理智的教师站在最边缘处,他的画外音再次响起,提醒我们孩子们正在用歌声为即将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人送行。这是影片中第一次提到明确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由此将这一系列荒诞事件镶嵌于真实历史中——1914年一战爆发时他们还是孩童,将时间向前延伸,等1939年纳粹党开始执政时,他们正是瓦解原有的民主政治制度,支持希特勒上台的社会力量。
推荐阅读
- 活资源、兴产业,汇川乡村集体经济展现新活力
- 绵阳梓潼:下沉一线听民音 助推村集体经济“壮”起来
- 千层香辣豆腐皮,做法简单,看上去色香味俱全,连小孩子都抢着吃
- 木耳、山楂配江团,营养丰富,好吃到爆!适合老人和小孩~
- 从“十种九不收“到年村集体收入超过80万元,这座小山村的致富密码是什么?
- 玉门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第五人格:dou5击败dou5实现两连冠,粉丝集体沸腾
- 潞城区北村:集体经济创收益 村民分红笑开颜
- 年味上线!速来!
- 冬日里的“莓”好时光 山西潞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