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煜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70周年访谈( 二 )


除了国内的重要成果,您还为我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国际稿件。你认为哪一个最有代表性?
陈祖禹:2015年,我推荐了美籍华人施根华经过20多年研究写的长篇论文《接触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常简洁高效的接触理论,可用于处理任意形状不连续面之间的接触问题,解决三维不连续计算领域的一个重难点问题,可应用于解决岩体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接触与碰撞问题,对减少工程灾害、提高工程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记得当时学术界和工程界评价这项工作时,都认为这份答卷对世界工程计算来说是“划时代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一度被评为ESI热点论文,提升了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石根华是《两刊》的老作者。早在1978年,他就在《中国科学》中文版和英文版发表文章。2007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会徽是石根华1978年论文中的立体投影。时隔37年,他的文章又可以在《中国科学》英文版上发表了,这对期刊和他本人都有重要意义。
编委会应带头宣传期刊
你不仅注重组稿,还特别注重刊物宣传。在很多场合,你都不遗余力地宣传期刊,帮助期刊扩大影响力。对期刊未来的宣传有什么建议?
陈祖禹:期刊的宣传范围要广,力度要大。编委会要带头宣传,发挥力量,积极为期刊代言。我在大会上更加注重宣传,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期刊的相关成果,并在学术会议上组织期刊论坛和编辑座谈会,邀请院士、专家和活跃作者参加。会上请大家介绍期刊情况,现场答疑,既可以广泛宣传期刊,扩大其学术影响力和展示力度,又可以直接征集稿件,听取很多建设性意见。此外,根据会议的特点,期刊应在细节上努力,并与会议组织者合作。比如,一旦会议组为每位参会者提供了一张u盘,相关的文章集合就被提前拷贝在u盘里;而且如果把期刊座谈会的信息列在会议手册里,宣传效果也很好。编辑部要多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交流,提升期刊知名度。我认为编委会将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支持。
期刊面前人人平等
中国科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两刊”发展。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陈祖禹:“两刊”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期刊,其发展水平应该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学术部门的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担任教育部科普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的7年时间里,他每年召开4次会议,每次都有一个硬话题,那就是“两刊”工作。中国科学院多次强调,希望院士们为这两种期刊做贡献,特别是新当选的院士。我赞同这个号召,希望大家关注这个问题,把最好的科技成果送到“两刊”,帮助实现世界科技强国。
然而,期刊面前人人平等。对于院士论文,评审程序和标准应与普通作者完全相同,质量不合格的稿件将被拒绝。我不认为每个投稿的院士都会介意这件事。没有一个学者因为他一生中100%的贡献而被聘用。投稿、退稿、改版、在另一个刊物重新投稿、重新改版、就业都是我们学术生涯经历的一部分,我们的论文写作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你对中国科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陈祖禹: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科技期刊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我一直关注中国科学英语期刊的国际化,希望能加快国际化进程。很多有国家签名的国际学术期刊都是高度国际化的。例如,《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下属的十几个期刊都有相当多的外国作者投稿。然而,目前我国英文期刊中外国学者的贡献太小,对国际贡献的吸引力有限。2010年,我们把《中国科学》的英文标题改为《科学中国》。这种差异反映了期刊的宗旨和定位,说明期刊不局限于发表中国学者在中国产生的学术成果,而是欢迎国内外一切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