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 怎么理解行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静之兄的第1129篇原创文章,共230万字
文章图片
01
大家好,我是京的哥哥。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传》第二百九十五条。
在这篇文章中,王阳明重点讲解了《论语》中的几个知识点,包括“向文学学习”、“有余力则向文学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很多人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容易支离破碎。单个句子的意思很明确,但前后都是确认的,他们觉得矛盾,就怪作者思维混乱。这种情况在《论语》中尤为严重。有些不太有耐心的人甚至指责孔子是假圣人。
事实上,我们不能责怪写这本书的人,但我们可以责怪我们的知识贫乏。我们只从字面上理解这些经典,却没有在内心去验证和打通,所以才会有碎片化的问题。
对于经典来说,只有前后、上下、左右打开,才能获得人生的智慧;否则,我们只会盲目地浪费时间,甚至走火入魔。王阳明最大的贡献在于彻底打开了儒家经典,因此获得了终极智慧,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王阳明向我们展示了他是如何突破学行与思维之间的障碍的。
让我们看看。
文章图片
02
如下所示:
黄问:“老师,您提倡‘学文学’就是要学会用一切来保存和陶冶真理。但是,孔子说‘有余力,当向文学学习’,你的主张似乎与孔子的说法不一致。”
王阳明说:“诗经、经书、六艺,都是天理的表现,文二字的意思也包含在其中。《诗经·经书·六艺》考证也是用来研究和保存正义原则的,而不仅仅是具体的东西。“李煜·文雪”只是一个“从课文中学习”的问题。"
有人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王阳明说:“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其实思维是包含在学习中的。如果你对学习有疑问,你必须思考。之所以提到“思而不学”,是因为有一种人只挂念空去思考,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努力学习,从而学会保持自然的正义,把思考和学习当作两件事,这样他就会出现“无知”和“危险”的问题。其实思考只是思考他学到了什么。
文章图片
03
王阳明曾经对文学和理论做了精彩的阐述。他说,文字是为了揭示看得见的原因,而原因是看不见的文字。两者的关系是一个源头。
因为这个原因,文采更危险。因为文字是人们在某个时间点的理论总结,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一旦写出来就会变成一套,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要找到正义,只能在实践中找到,而不能在言语中找到。
就像我们在测量一条河流的水质时,如果有人在测量时只是往上游倒了一桶污水,测试结果显示这条河流被污染了,就会导致问题,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很聪明,明明空气污染重,却在环保部门收空气的站点附近喷水雾,降低表值欺骗上面。如果以上过于强调“文字”——报告,就会出错。
然而,这一理论是无形的,必须通过可见的文本来探索,这强调了认知的重要性,使文学作品成为保存和维护自然理论不可或缺的工具。
当然,也有一些天生资质特殊的人,不需要经过大量的文本,就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出推论,把所有的知识都打通,从而获得终极智慧。但这种人几千年都出不来,比如柳祖惠能。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获得真正的理智,就必须学习汉语。
推荐阅读
- 有一个重男轻女的母亲是怎样的体验?
- 世上只有妈妈的孩子像块宝…在歌谣里有数不尽的甜蜜
- 夫妻“小别重逢”过后,男人会有这两个表现
- 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都有哪些表现?
- 为什么有些女人不肯承认老公还爱自己?
- 天秤座男人如果有这几种表现,那说明他是想玩一玩
- 速看!健康宝如遇此类弹窗,可能跟您的核酸检测证明有关
- 和平精英和菜鸟都有哪些表现,从几个方面就可以判定此人是否厉害
- 王者荣耀:逆风局除了依靠团队协作,王昭君还有3个法师
- “大寒”亦暖,欧乐堡动物御寒过冬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