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武则天 抛开后人的评价 看看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武则天的( 二 )


其中有些没有记载在史书正文中,但在这里明确提出。
后来,在唐德宗时期,一个叫沈积基的米切尔写了小说《枕中记》,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黄梁之梦》。他曾经写信给唐德宗,说武则天篡位,不应该记录在这个纪律里。相反,他应该把武则天的历史和唐中宗合并,把武则天写进后妃列传。虽然唐德宗不接受这一意见,但这一建议得到了其他米契尔人的支持,这表明唐朝的知识分子在几十年后改变了对武则天的看法。

评价武则天 抛开后人的评价 看看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武则天的


文章图片

这是官方的情况,民间流传下来的笔记和藏品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唐代知识分子普遍采用简称,俗名有“武侯”、“天侯”、“泽天”,相对中性。
很少有人称武则天为“天帝”或“圣灵帝”,也很少有人提及“周”或“大周”。也许以前的手稿中有这些文字,但它们在唐宓王朝之后被删除或修改。
手稿可以修改,但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不能修改,尤其是埋在地下的墓志铭。所以在武则天时期以及武则天刚刚退位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墓碑上的文字与墓志铭的内容不一致。

评价武则天 抛开后人的评价 看看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武则天的


文章图片

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墓碑上常把“唐”和“周”连用,这也说明当时武则天并没有严格限制国号,尤其是酷吏在这方面几乎不做任何文章。如果是清朝,文字狱可以杀无数人。
地下埋有各种墓志铭,如“唐”、“周”少数,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沧州县令杜军墓志铭与墓志铭合并”、“大周大唐温岭焦福君墓志铭与墓志铭合并”、“荥阳县人河东裴福君之妻墓志铭”等,颇为杂乱
这种情况对唐代民间知识分子和低级官员来说是一种迷失。他们对武则天篡夺唐、不满,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法反抗。他们只能通过埋在地下的墓志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
武则天退位后的一段时间,这些人的墓碑和墓志铭又被混淆了,有些人已经适应了武周的统治。唐朝官方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墓碑上用的是“大唐”这个名字,而墓志铭上用的是“大周”,或者“唐”和“周”。

评价武则天 抛开后人的评价 看看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武则天的


文章图片

唐代知识分子中有不少武则天的粉丝,不仅有与武则天同时代的陈子昂,还有晚唐的杜甫。
当时,陈子昂是武则天称帝的倡导者之一。他曾经写过《大周委任状颂》,里面有“命运是上帝的凤凰,它只是我的一周”这样的话。然而,陈子昂很早就被迫死去。他没有找到墓志铭。他生前不知道自己是唐还是周。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是武则天朝的官员。杜甫是有野心的,但他野心太大,不切实际,尤其是因为他的事业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一生从未有过好日子。所以,杜甫就像现在的果粉一样,认为武则天时期不比民国差,这一点在他的诗中已经多次体现。
当然,在武则天时代,虽然官员猖獗,但外战逃犯和外行人也不少,至少内战驾轻就熟,中原之地几乎免于军事灾难,比民国好得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杜甫比果粉强,而且至少有逻辑。

评价武则天 抛开后人的评价 看看唐朝人是如何看待武则天的


文章图片

除了这些特例,唐代以后民间对武则天的评价也逐渐一致。大多数人认为武周时期是唐朝的一块伤疤,用“敌国”、“伪朝”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那个黑暗的时刻。
从唐代以后的墓志铭可以看出,对武则天时代的批判已经普遍展开,尤其是对酷吏政治的痛恨。但由于皇帝对武则天作出了终审判决,唐人在这方面比较克制,批评也不激烈,尤其是对武则天个人而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