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当嫁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中的“大”有多大 看了史料真被吓到了( 二 )
文章图片
孔子 孔子
由此可见,王肃通过孔子之口,认为三十、二十的数字是结婚年龄的上限,男女都可以从二十、十五的下限结婚成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学者大多将三十而二十的数字解释为礼制所确立的结婚年龄的最新限制,实际结婚年龄已经提前到男性二十,女性十五,甚至更早。这更符合我们的普遍认知。
唐宋以来,人们普遍遵循魏晋语录。宋朝时,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的砸缸司马光,在《仪书·仪婚》中记载:
“男人在16岁到30岁之间,女人在14岁到20岁之间,结婚后失去生命超过一生的人都可以结婚。”
司马光的话可以这样理解。在宋朝看来,古代礼制中的结婚年龄已经过时,明确规定男满16岁,女满14岁,只要没有必须服役一年以上的亲属,就可以结婚。
事实上,早婚在当时的社会非常流行。因此,唐宋时期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早于仪式要求的结婚年龄。男性15岁,女性13岁,这是法定结婚年龄。司马光认为,当时的法律条文遵从人情。因此,在编撰礼书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适当提前结婚年龄,以“顺应天地之理,满足人情之需”。
而明清以来,礼仪制度基本采用了司马光的说法,如《大明李稷李嘉》和《庶人昏仪》:
“乡下的人都不省人事,男的十六岁,女的十四岁多,都惊呆了。”
为什么早婚流行?
可见,无论是礼制还是法律,每一个朝代、每一代人都有提前结婚年龄的趋势。让我们试着探究根本原因。
第一,政治因素。中国古代地广人稀,封建王朝不仅要有土地,还要有人口。俗话说“人多势少”。所以一定要鼓励人们多生孩子,这样人就多了,也就是所谓的“王也是王,权也是一样”。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为了振兴越国,报仇雪恨,勾践积极推行“诸侯教育”的政策,命令百姓:
“生活强而不取老太太,使老人强而不取妻子。如果一个女人17岁还不结婚,她的父母是有罪的;如果丈夫没有结婚,他的父母是有罪的。”
这是明确的法律!男人二十岁不结婚,女人十七岁不结婚。这显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利用国家权力的力量迫使结婚年龄提前。又如,韩晖皇帝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果一个女人结婚不超过十五年,她必须缴纳五倍的税;当晋武帝规定女子年满十七岁尚未择偶时,地方官就要指派丈夫。看到了吗?这不是父母安排的,而是政府安排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一直以农业为基础。由于所有的农场工人都依靠体力劳动,农民将通过“增加更多的工作和进口更多的东西”来解决劳动力问题。提前娶媳妇不仅直接为家庭增加了劳动力,还能尽快生出更多的劳动力。我不需要谈论这个。每个人都知道这种想法现在仍然很普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第三是社会地位的要求。在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兴旺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个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荣耀祖先”,人生最大的罪过就是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一个家庭能“N代同堂”,男性多,在社会上就可以大大羡慕了。所以父母会尽一切努力安排儿子尽快结婚,做到“早生贵子”,传宗接代。
最后,从生理角度来说。人类成熟之后,自然会有两性的需求。如果不尽快解决,可能会出现违反传统礼仪限制和规定的行为。不断调整结婚年龄,其实就是顺应人们的需求,避免因不合理的限制而出现更多的“违反礼仪”的情况。
推荐阅读
- 爱心义诊“进家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方浜村贴心服务暖民心
- 连烧数月难寻因 河南小伙肺毁损 医生耗时一个月摸到发烧“开关”小伙写千字长文妙语连珠谢医护
- 常敲“一氧化碳中毒”警钟 科学防范 温暖过冬
- 博爱县月山镇:凝心聚力改善人居环境 村庄“旧貌换新颜”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外”兼并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 夫妻“小别重逢”过后,男人会有这两个表现
- 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康复出院 “白衣战士”画新作:“相信阳光离我们不远了”
- 新春走基层丨杨国贵:“养牛倌”走上致富路
- 信阳浉河区:宜居环境助力幸福生活“节节高”
- 只想躺平?您可能是病了!“工作倦怠”正式成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