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泓宇 人民网三评“饭圈”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二 )


曾有媒体不完全统计,《创造101》仅孟美岐和吴宣仪两位的粉丝公开集资就超过了2000万元,如此可观的数额,是众多粉丝点点滴滴聚集起来的。
追星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粉丝是伴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自然出现的,出于对某一艺人或人格魅力,或独特才艺的崇拜,追逐和模仿,也并不能说是什么坏事。但近年来饭圈粉丝的种种疯狂举动,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他们崇拜自己的爱豆,拒绝任何对他们的指责。
他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维护爱豆形象的任务中,仿佛流水线工人一般熟练地操作,控评,打榜,反黑,打投,锁场;
他们年龄相仿,多处于叛逆和不成熟的青春期,过于注重外表和外貌,偶像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新的示范和引导;
他们以和自己年龄不相匹配的成熟与老练,挥金如土地维持着爱豆的流量,互联网使得实时交互和反馈成为可能,数据的每一次更新,都刺激着他们的神经,因为数据的状态与他们的努力息息相关,他们更加投身于对于数据的维护当中。
最重要的是,他们频繁出圈,不再满足于“圈地自萌”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安慰。与过去的粉丝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欲望,更有攻击性,更敏感,更容易被操纵。
媒介化社会,饭圈有何新变化?
迅速招募和集合感兴趣的团体
网络空间没有小众的需求,只有尚未被发掘的需求。
正如长尾理论所言,互联网平台上商品交易的主体不是头部商品,而是趋于无线化的“长尾商品”。当然,前提是平台能够聚合足够大的用户规模。
互联网正好是这样一个平台,接入人数理论上可以无限多,技术的更新迭代又使得带宽不成问题,过去的小众爱好或许难成气候,只能一个人孤芳自赏,但网络的出现给了这些小众爱好集结的可能,他们可以在特定的平台在场与行动,粉丝群体也正基于这样的逻辑。
过去的追星活动限于信息滞后和沟通的困境,最多只能在非常核心并且有财力的粉丝之间产生社群组织,也就是粉丝后援会之类的组织,他们在还是纸媒当道的时代辛苦而低效地搜寻着关于偶像为数不多的讯息,而这些讯息的生产者大多是一些娱乐八卦杂志,这些杂志的信息来源要么是狗仔的蹲点守候,要么则是明星所在公司的官方信息。
但如今互联网聚集了大量的内容资源,普通人很难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更别说自带流量的明星了。基于粉丝自发组织的信息生产,早已超越了以往难以想象的官方和商业明星相关内容。
互联网无远弗届,却又沟壑纵横
海量的内容和高效的聚集与协作并不意味着理性和沟通,但技术的便利可能会加剧隔阂和分歧。
如今的饭圈,各粉丝都有自己更加细分的标签,这些标签是他们进行身份识别,自我凝聚,组织运作,区隔异己的核心代码。
比如女友粉、妈妈粉、家人粉、唯粉、cp粉甚至毒粉显然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爱豆,但他们之间并没有联系。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爱好刁钻,毕竟再小众的粉丝,在互联网的征兆之下也能迅速引来一众同好。
今年2月的AO3事件正是代表。一个极其小众的亚文化平台发布的基于某位当红明星的同人文,因为对该作品中自己爱豆同人角色设定的不赞同,于是,尽管从某种意义而言作品的作者和举报的粉丝同样都追逐着某位明星,但是他们依然水火不容。今年2月的AO3事件就是代表。一个极小的亚文化平台发表了一篇基于某个当红明星的粉丝人文,因为它不赞成自己粉丝爱好者的角色设定。所以,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的作者和报道它的粉丝也是在追逐某个明星,但他们还是水火不容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