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者 一个好学者遇上一个好编辑 就是读者的好福气

原创 群学君 群学书院


成都街头卖灯芯的小贩
来源:亚洲大观,第3卷,9月刊
大连:亚细亚写真大观社,1926年
选自温迪:显微镜下的成都
当今中国的出版业,一日千里,每年出版的新书,汗牛充栋,实在数不过来,遑论那些一再再版的经典作品。没有一个读者可以把他感兴趣的出版物全部通读,甚至大概浏览一过都不可能,这就有一个如何快速而准确选择的问题。以前我们知道,认准一些品牌出版社,商务、中华、三联、人文,大致错不了,这两年,图书工作室和民营出版公司兴起,图书出版也开始有了“品牌意识”,根据品牌按图索骥,也渐渐成为更多读者的选择。这对图书工作室即是机遇,更是综合能力乃至价值观的莫大考验。
一个好学者遇到一个好编辑
就是读者的好福气
文|群
几周前,收到文景的编辑章颖莹老师寄来的一个快递,我捏了捏,应该是一本书,那时正好要带女儿出门,就顺手把邮包放在车后排。路上,女儿好奇,把快递拆了开来,她正是开始大量阅读的年龄,对所有汉字都感兴趣,看到书的封面,在后面对我说:爸爸,这本书叫什么名字,怎么读不懂?我说:你读读看呢?她就念道:成都王笛着显微镜下的。

之前虽然不知道这本书,但是听到“成都”“温迪”这几个字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对于一个熟悉中国近代社会史的读者来说,温迪这个名字基本上就是学术性、可读性、叫好性、大众性的代名词,更不用说出版机构文景的金字招牌了。
那天下午,我用两个小时把全书翻了一遍,很感动,立即给章颖莹发微信,说了一句话:
这本书的编纂,为学者自选著作的编纂树立了样本和典范。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奉承,这本书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位知名学者30多年的学思经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也映射出今天的出版界似乎已经很少见的编辑品格:既专业,又敬业。
温迪老师的名气和知名度不用介绍。恢复高考后是1978年的大学生,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民国以来,四川大学历史系一直是国内史学界的重镇,与孟、孟思明、徐中书、苗等齐名。都是中国的声音震撼。就在温迪进入大学的前一年,另一个叫罗志天的学生被四川大学历史系录取。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经历了非常相似的人生道路:都在四川大学完成了本科教育,在国内短暂任教,然后都走上了大洋彼岸,进入名校,跟随名师。罗志天在获得学位后不久就回国任教,而温迪在海外工作十多年后选择回国。时至今日,他们大概可以算是改革开放后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近代史家中最有影响力和读者最多的两位。

成都人温蒂,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以家乡为观察、思考和写作的对象。如果说1993年完成的《走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的社会研究》一书,在施坚雅的影响下,用历史的望远镜,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一个广大地区的历史变迁,主要关心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精英的思想和活动,那么温迪博士论文发表以来,她的研究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的时间/[/k
从他的博士论文开始的“四部曲”,准确就体现了这种转变的轨迹: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下属民众与地方政治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
这种历史视角和叙事风格的变化背后,是价值观的变化。
【好学者 一个好学者遇上一个好编辑 就是读者的好福气】
我上历史社会学课的时候,经常和同学讨论。如果我们想告诉一个500年后的历史学家,2020年普通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饮食起居、思想价值观是怎样的,那就让他看2020年的人民日报,看2020年的新闻网,看2020年的政府报告吧?还是让他去2020年的朋友圈,微博,甚至是他不小心留下的街巷?当然,两者都很重要,但后者对于了解500年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可能更有价值。

推荐阅读